炎尘满天地,怀子邈湖江。
筑隐云峰乱,栖禅石树双。
学禅仍慕孔,诗放欲兼庞。
萧洒高吾兴,清风卧北窗。
【注释】
1、炎尘:炎热的尘世。
2、怀子邈湖江:怀念儿子在湖江(浙江)隐居,邈指遥远。
3、筑隐:隐居山林。
4、双:并蒂莲花,佛教语,比喻佛与众生。
5、学禅:学习佛教教义。
6、诗放:指道家思想。
7、萧洒:潇洒超脱。
8、清风卧北窗:形容心境清高,不受世俗所累。
9、孔、庞:指孔子和老子。孔子为儒家创始人,老子为道家代表人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希用上人的劝勉诗。全诗以“怀”字统领全篇,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友人希用上人的深情厚意。
首联“炎尘满天地,怀子邈湖江。”描绘了一幅热浪滚滚、尘埃遍布的大地景象。诗人通过这样的背景,表达了自己对隐居之地的向往之情。这里所说的“邈湖江”,指的是远离喧嚣、宁静致远的湖江之畔。诗人通过对这片山水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颔联“筑隐云峰乱,栖禅石树双。”进一步描绘了希用上人隐居之地的景象。这里所说的“乱”字,可以理解为云雾缭绕、山峦起伏的自然景观;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希用上人居住环境的赞美之情。而“栖禅石树双”则形象地描绘了希用上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双”,既指希用上人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和与安详。
颈联“学禅仍慕孔,诗放欲兼庞。”则转向了诗人自身。这里所说的“慕孔”,指的是诗人对孔子学说的敬仰之情;而“诗放欲兼庞”,则是指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借鉴与融合。这两联紧密相连,既展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又体现了他对不同思想流派的包容与尊重。
尾联“萧洒高吾兴,清风卧北窗。”则是诗人对自己心境的描述。这里的“萧洒”一词,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可以理解为他内心的洒脱与超脱。而“清风卧北窗”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北窗”可以象征着诗人心灵的归宿和安宁之所,也是他与外界隔绝、自我陶醉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希用上人以及诗人自身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这种态度和境界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修养与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文人雅士的普遍期待和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