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是终身事,书无释手时。
搯膺谁戒妾,易箦自呼儿。
冠剑平生象,箫笳一品仪。
邦人知所法,宸篆表忠规。
【注释】
- 俭是终身事:俭,节俭。俭是终身的事情,就是一生都要节俭,这是为人处世的准则。
- 书无释手时:指手不释卷,勤奋学习。
- 搯膺:抚胸。形容痛心疾首的样子。
- 易箦(zhài):用竹篾编成的床,因席地而卧,所以又称席。
- 冠剑平生象:指一生崇尚节操和武艺。冠,帽。剑,兵器。象,比喻仪态。
- 箫笳(xiāo shā),古代乐器,箫管状,长一丈二尺,用芦竹制作;笳形似笛,有四孔,用动物的皮或木制,以芦为主。本指音乐,后来也泛指音乐。一品仪:指礼仪。
- 邦人:指全国的人。知所法:懂得怎样效仿。
- 宸(chén)篆:帝王的印章,借指皇帝。表忠规:指表达忠诚的意愿。
【赏析】
此诗为宋元献公挽词三首之其二。元献为宋真宗赵恒的名号,他为宰相,主持过多次科举考试。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元献公的敬仰之情,歌颂他的一生节俭、勤学和忠诚于国家的精神。
全诗共八句话,前两句写元献公一生节俭、勤学;第三句表现他痛心疾首的心情;第四句写他一生崇尚节操和武艺;第五句描写他在席地而卧的状态;第六句写他一生的音乐造诣;最后一句则写他全国闻名,受到人们的赞誉。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充满了赞美之情。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文化素养。他通过赞美元献公的一生,表达了自己对节俭、勤学、忠诚等美德的追求。同时,他也用自己的行为来践行这些美德,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