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韶华大半过,好花零谢已无多。
暮年光景如残梦,浮世尘劳付浩歌。
游子有时眠岸草,啼禽终日在庭柯。
白头不作垂钩客,辜负春湖十里波。
三月的美景已经过半,花朵已逐渐凋谢。
晚年的时光如同一场梦,世间的尘嚣和纷扰,都如歌声般飘散。
游子的夜晚有时在岸草中度过,鸟儿终日在庭院树枝上啼叫。
白发不再做垂钓客,辜负那春日里湖光十里波。
注释:
- 三月韶华大半过,好花零谢已无多:指春天的时间已经过去大半,美丽的花儿也快要凋谢。
- 暮年光景如残梦,浮世尘劳付浩歌:晚年的时光就像是一场梦,世间的尘嚣和纷扰,都如歌声般飘散。这里的“浩歌”是指豪放的歌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游子有时眠岸草,啼禽终日在庭柯:游子(旅人)有时在岸边的草上睡觉,而鸟儿则整日在庭院的树枝上啼叫。这里的“游子”可能是指诗人自己,而“岸草”和“庭柯”分别指岸边的草地和庭院中的树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回忆和对自然的欣赏。
- 白头不作垂钩客,辜负春湖十里波:即使到了老年,也不去当一个垂钓者,辜负了春日里湖光十里波的好时光。这里的“垂钩客”是指钓鱼的人,而“春湖十里波”则描绘了湖光明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遗憾。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在燕西湖游玩时所作,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全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