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卉木遍春光,独爱琼葩掩众芳。
不为雪摧缘正色,忽随风至是真香。
未经采折携樽酒,忍见飘零入野塘。
醉客为予簪白发,栏边几作少年狂。
【注释】:
- 千叶梅:一种花名。
- 卉木:草木。
- 琼葩:玉色,比喻梅花如玉。
- 雪摧:受雪压折。
- 缘正色:保持本色。
- 真香:真性之香气。
- 采折:采摘。
- 簪白发:把白头发插在发髻上。
- 栏边几作少年狂:栏杆旁几次成为年轻人的狂喜之地。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的诗。首句写梅花遍植南园,次句赞梅花为群芳之首,三句说明它不因雪寒而改变其本色,四句写梅花被风吹来,五到七句写自己对梅花的喜爱,最后两句写自己的狂喜之情。全诗通过咏梅表现了诗人傲岸不屈、不随俗流的品格。
首句“南园卉木遍春光”,点明地点是南园,时间是春天。“卉木”,泛指花草树木;“遍”有“到处”之意;“春光”指春日和暖的阳光。这一句写诗人在南园中到处可见花草树木沐浴着春光生长,突出梅花的傲然挺拔和勃勃生机。
颔联“独爱琼葩掩众芳,不为雪摧缘正色,忽随风至真香。”写梅花的清雅脱俗与傲雪凌霜的品质。“琼葩”比喻梅花,是珍贵的花朵。“掩众芳”表明梅花高洁超逸,可以盖过其他的花朵。“缘正色”即保持自己的本性,不受外界的影响。“忽随风”表明梅花的到来是偶然的。“真香”即真实的香味,指梅花的清香。这两句赞美梅花的清雅脱俗、傲骨铮铮。
颈联“未经采折携樽酒,忍见飘零入野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欣赏之情。“采折”指采摘梅花;“樽酒”,指盛酒的酒杯;“飘零”是指梅花凋谢后散落在地上的样子。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亲自采摘梅花的情景,并表现出他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尾联“醉客为予簪白发,栏边几作少年狂”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狂放不羁的性格。“簪白发”指将白色的头发插在发髻上,这里用来比喻梅花的美丽。“栏边”指的是栏杆旁,“几作少年狂”表示多次成为年轻人欢乐的地方。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栏杆旁多次成为年轻人欢乐之地的景象,表现出他狂放不拘的性格。
整首诗通过咏梅表现了诗人傲岸不屈、不随俗流的品格。同时,通过对梅花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