戕性伤生俗所同,人间今见百年翁。
无稽不学公超雾,有待犹嗤御寇风。
心到灵源千虑息,气随真火百骸通。
临觞不用嗟离阔,达者相忘道术中。
【注释】
戕(qiāng)性:摧残本性。伤生:伤害生命。俗所同:世俗中都这样做。人间:这里指世俗的人世间。百年翁:百岁老人。无稽:没有根据。超雾:指超脱尘世之雾。有待:《庄子·外物》有“有待而然”句,意为有所依靠才成立。犹嗤(chī):还嗤笑。御寇风:指《庄子·逍遥游》中的御风而行。达者:得道之士。相忘:互相忘却。
【赏析】
此诗写诗人送友人南游,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和希望友人能得道高飞、脱离凡俗的心意。全诗用典贴切,寓意深远,语言精炼,意境优美,是一首佳作。
首联“戕性伤生俗所同,人间今见百年翁。”意思是摧残本性伤害生命,是世上人所为的共同之处。现在人们却见到了百岁的老人。这两句从世俗的角度来写人世间对生命的摧残和对长寿的追求,同时也暗讽当时社会的风气。
颔联“无稽不学公超雾,有待犹嗤御寇风。”意思是说,那些没有根据地胡乱学习的人会超越尘世的雾气,那些有所依赖而无法自拔的人会嗤笑御风而行的高士。这里用“超雾”“御寇风”两个典故来形容两种不同的人,前者追求名利,后者追求自由自在。
颈联“心到灵源千虑息,气随真火百骸通。”意思是心灵到达了精神的源头,所有的忧愁都可以放下。真气随着真火运行全身,百骸通畅。这里用“灵源”和“真火”两个意象来表达内心的宁静和身体的健康。
尾联“临觞不用嗟离阔,达者相忘道术中。”意思是举杯的时候不必感叹离别的遥远,得道的人会忘记这些世俗的纷争。这里的“达者”指的是得道之人,他们能够超脱世俗的境界,与世俗的人相忘于道术之中,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得道高人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