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岁希高事独清,介然何意慕三旌。
无邪每奉先儒戒,有犯常存狷者情。
任重股肱惭暗弱,老全骸骨赖休明。
非因大旆闲来往,仲蔚蓬蒿绕舍生。

【注释】

壮岁:年青时。希高事:希冀高远的志向。独清:独自保持清廉。介然:坚定。何意:怎么,如何,表示反问。三旌:指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古代高级官员的官服上绣有山、龙、雉三种图案,故称三公。后泛指高级官职或高位显要。慕:向往。无邪:正直无私。先儒:先贤,古代学者。戒:劝诫。犯:触犯。常存:常存于心中。股肱:股是大腿,肱是胳膊;比喻辅佐之臣。暗弱:愚昧软弱。老全:保全,使不衰败。休明:善政清明。大旆:指天子的旌旗。闲来往:往来于朝廷之间。仲蔚:春秋时楚国人,字子羽,隐居不仕。蓬蒿:蓬草和蒿草。这里代指南山,用“蓬蒿绕舍生”来形容隐士的生活。

【译文】

年轻时就立志要做高尚的事情,只希望做个清官。坚定地不愿做三公(指高官),因为正直无私。经常奉行先贤的教诲,做事光明磊落。虽然能力不足,却总想做一个忠心耿耿的辅臣。年纪大了才保全了自己,全靠善政清明。不是因为什么重大原因,我常常来往于朝廷之间。我像春秋时代的子仪一样隐居在南岳,我的住宅周围被蓬蒿围绕。

【赏析】

这首五绝以自叙方式写其一生为官的经历和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淡泊名利、坚持操守、忠于职守的品格与情操。

诗的前四句说自己年轻时就立志做高尚的事情,只求做清官。“何意慕三旌”,为什么偏偏羡慕那三公九卿的职位?这实际上是说自己不愿当权贵,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而要洁身自好。“无邪每奉先儒戒”一句中,“无邪”指正直无私。“先儒”即古代学者。“戒”是告诫的意思。这两句意思是说,自己总是遵循先贤的教导,做事光明磊落,决不做那种奸诈狡猾的事。“任重股肱惭暗弱,老全骸骨赖休明。”这两句说,自己虽已年迈,但还能担任重要的职务,是因为有皇帝的支持和信任。如果皇帝昏庸无能,那就连这点微末的权力也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和忧虑,反映了作者对政治的严肃态度及忧国忧民的精神境界。

诗的最后两句说自己之所以如此,并非有什么特殊的因由,只是由于自己一直处在朝廷之中,所以才能时常出入朝堂耳。“仲蔚蓬蒿绕舍生”,这里借指隐士。“蓬蒿”指蓬草和蒿草,这里代称南岳山,诗人用“绕舍生”来形象地描绘出他隐居生活的美好。

可以看出诗人一生为官清廉,始终坚守自己的操守和信念。他的这种品质和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