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教邈无迹,其流在民心。
君看鲁太师,庙食犹至今。
岂如文俗士,朱墨坐浮沉。
趋营止目前,不顾患害深。
去汉馀千载,此弊竟相寻。
我行道祠下,感激为悲吟。
不见田雉驯,啼鸦空满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首先从内容主旨方面分析,“善教邈无迹”一句中“善教”指好的教化,“邈无迹”是说好的教化是深远而难以追摹的;“其流在民心”一句中“民心”指民众之心,即好的教化深入人心,为人民所推崇;“君看鲁太师,庙食犹至今”一句中“庙食犹至今”指鲁恭太师庙至今还保留着,说明好的教化被人们传颂至今。第二句“岂如文俗士”,意思是说那些追求功名的人,他们的行为和品行就像文墨一样漂浮不定,无法长久保持下去。第三句“趋营止目前,不顾患害深”,意思是说那些追求名利的人,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的危害。第四句“去汉馀千载,此弊竟相寻”,意思是说自从汉武帝以后,经过一千多年的变迁,这种败坏之风还是一直不断出现。第五句“我行道祠下,感激为悲吟”,意思是说作者来到道祠之下,内心充满感慨,悲叹不已。第六句“不见田雉驯,啼鸦空满林”,意思是说连田中的鸡鸭也不懂得如何驯服,只有乌鸦在林间乱叫。
【答案】
译文:
孔子的教导深远而难于模仿,他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我们来看鲁恭太师庙,到现在还在祭祀他,可见他的教化影响之深远。然而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他们的言行就像文墨一样,无法长久地保持下去。他们只顾眼前的利益,不考虑长远的危害。自从汉武帝以后,经过一千多年的变迁,那种不好的风气还是一直不断地出现。我来此地,心中感慨万千,不禁悲叹不已。连田中的鸡鸭也不懂得如何驯服,只有乌鸦在林间乱叫。赏析:
此诗首联两句,总括了全篇。诗人以孔子作喻,赞美其教化的深远。颔联承前启后,指出那些追求功利的人却像浮萍般飘荡、没有根基。颈联承接上句进一步写那些追逐功利的人的浅薄和浮躁。尾联则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于追逐功利者行为的愤懑不平。全诗语言简练、明快,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利者的愤愤不平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