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马信所适,路转上野桥。
桥边春水净,萦回带平皋。
两崖卉木茂,东风澹正摇。
故丛尚含绿,新芽已满条。
老小延我观,名品各异标。
问翁安致之,远自伊洛郊。
涉正曾未几,已觉芳意饶。
后日风更雨,繁红定飞飘。
顾谓同行客,有酒频我招。

【译文】

骑马沿着信步而行,路转上野桥。

桥边春水清澈,萦绕回旋带平坝。

两岸山崖卉木茂盛,东风微拂正摇曳。

故丛仍含绿意,新芽已满条。

老人小孩邀请我观赏,名品各异各不同。

询问翁安致之,远自伊洛郊。

行走不远已觉得芳意饶。

后日风更雨,繁红定飞飘。

顾谓同行客,有酒频我招。

【注释】
驱马信所适:信步而行。
信步而行,路转上野桥:信步而行,路转上野桥:顺道而行。
两崖:指桥的两侧。
卉:草木。
澹:微风轻拂的样子。
故丛:指旧时的花丛。
新芽:新的嫩叶。
名品各异标:各种品种都有其特点。
问翁安致之,远自伊洛郊:询问翁如何将花送到伊洛(今河南洛阳)来。
涉正曾未几:走过的路程还没多久。
已觉芳意饶:已经感觉到芳香四溢了。
后日风更雨:将来风雨更大。
繁红定飞飘:鲜艳的红花一定会被风吹走。
顾谓同行客:回头看看同行的客人。
顾谓:回头看。
同曼叔:诗人的朋友曼叔。

赏析:
此诗描写诗人和朋友们出游赏花的情景。首两句写出游,“驱马信所适,路转上野桥”。信步而行,路转上野桥:顺道而行。“信步”是随意漫步的意思,这里指诗人与友人在郊外信步而行。“驱马”是说不是步行而是骑马的。“信所适”即随心而动。“上野桥”指来到野桥之上。野桥,泛指小路上横跨溪水的石桥。“路转上野桥”,表明诗人与友人在郊外信步而行,路转上野桥。“信步而行”写出诗人与友人出游时的悠闲心情。“路转上野桥”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画面:“野桥”是诗人与友人来到郊外所见的第一处景物;“上野桥”则点出此行的目的地;“信步而行”表现了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
三四句“桥边春水净,萦回带平皋”。“桥边春水”是诗人与友人在野桥边的所见;“春水”指清澈的河水;“萦回带平皋”形容河水环绕着田野的地势,写出了野桥周围的景色。这两句写出了野桥边的景色之美,为下文作铺垫。
五六句“两崖卉木茂,东风澹正摇”。这是诗人对野桥两边景色的描写;“两崖”、“卉木”、“东风”分别指野桥两边、野桥两旁、东风;“澹”是轻轻摇曳的意思。这两句描述了野桥旁茂盛的花草树木随着春风轻轻摇曳的景象,生动地勾勒出了野桥旁春天的美丽图景。”两崖卉木茂”一句突出了野桥旁春天的美丽景色。
七八句“故丛尚含绿,新芽已满条”。“故丛”指过去的花丛;“新芽”指新生的嫩芽;“已”字表现出时间推移,从过去到现在的变化;“满条”意思是长满了枝条。这两句写出了春天到来之后花朵盛开的情况。这两句诗通过描述春天到来后野花盛开的情况来衬托出野桥边春天的美丽景色。
九十句“老小延我观,名品各异标”。“老小”指老人和孩子;“延我观”指请我观赏;“名品各异标”指各种各样的花卉各有特色,引人注目。这两句描写了诗人与友人一起观赏野花的场景,展现了人们欣赏春天美景的喜悦心情。这两句诗通过描述人们欣赏春天美景的场景来烘托出野桥边春天美丽的景色。
十一二句“问翁安致之,远自伊洛郊”。“问翁”指向曼叔提问;“安致之”即如何将花送到伊洛(今河南洛阳)来;“远自伊洛郊”指从伊洛地区带来的鲜花。这两句写了曼叔将花送给远方朋友的事情。这两句诗通过描述曼叔送花给远方朋友的事情来展示曼叔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这两句诗通过描述曼叔送花给远方朋友的事情来展现曼叔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十三十四句“涉正曾未几,已觉芳意饶。”“涉正”指经过的时间很短;“已觉芳意饶”意思是已经感受到花香浓郁了。这两句描写了经过不长的时间,就能感受到花香浓郁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描述经过不长的时间就能感受到花香浓郁的景象来表达对曼叔送花给自己的赞美之情。这两句诗通过描述经过不长的时间就能感受到花香浓郁的景象来表达对曼叔送花给自己的赞美之情。
十五六句“后日风更雨,繁红定飞飘”。这是诗人对即将到来的风雨天气的描述;“后日风更雨”指未来将要来临的风雨天气;“繁红定飞飘”意思是鲜艳的红花一定会被风吹走;“繁红”指艳丽的红花;“飞飘”指飘飞。这两句描写了未来将要来临的风雨天气中花儿飘飞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描述未来将要来临的风雨天气中花儿飘飞的景象来表达自己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这两句诗通过描述未来将要来临的风雨天气中花儿飘飞的景象来表达自己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
十七八句“顾谓同行客,有酒频我招”。“顾谓”指回头看;“同行客”指同行的朋友;“有酒频我招”意思是有酒就频频招呼我。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回头招呼同行的朋友喝酒,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重视。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诗人回头招呼同行的朋友喝酒来体现诗人对于友情的重视。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诗人回头招呼同行的朋友喝酒来体现诗人对于友情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野桥边春天美丽景色的描绘,展现了春天到来后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曼叔送花给自己表示感激之情,以及对友情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