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阳入我圃,窗户弄喧景。
幽池明可鉴,翠竹列如屏。
折枯呈紫茎,掊坟见红颖。
端居阅时序,人事谢参省。
生才不济世,不如守闾井。
聊慕庄氏说,处阴以休影。
兴来读我书,兴尽煮吾茗。
崔侯乃同好,每见辄自警。
守道心常晏,感时叹屡永。
边隅事未宁,豪俊当驰骋。
西麾覆妖巢,北指断凶颈。
既非二者任,且复安吾静。
【注释】
春阳:春天的阳光。入我圃:照进我的园子。窗户弄喧景:使室内也热闹起来。幽池明可鉴:在深深的池塘里映出明亮的水面,可以照见人影。翠竹(zhú):翠绿的竹子。列如屏:像屏风一样排列着。折枯呈紫茎:折下枯枝,露出紫色的茎干。掊坟见红颖:挖开坟墓,露出红色的芽尖。端居:闲居。阅时序:观察四季的变换。人事:人间的事。谢参省:谢绝参与政务、治理国家。生才不济世:有才能但不得志于世。不如守闾(lǘ)井:不如隐居乡间。庄氏说:庄子的学说。处阴以休影:隐居到深山之中,与世隔绝。兴来读我书:读书到了兴趣盎然的时候。兴尽煮吾茗(míng):兴趣消失后,便煮茶休息。崔侯:指崔象之。乃同好:于是志同道合的人很多。每见辄自警:每次见面总是互相告诫。守道心常晏(yàn):坚守正道的心始终平静安定。感时叹屡永:感慨时事,感叹世事变化无穷,难以把握。边隅(jué):边疆地区。未宁:不安宁。豪俊:杰出的人才或英雄豪杰。驰骋:纵横驰骋。西麾(xī huī)覆妖巢:西边指挥的军队消灭了邪恶的巢穴。北指断凶颈:向北挥师,砍下了敌人的头。既非二者任:既不是这两种职责所要求。且复安吾静:暂且让我安静下来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崔象之过访他的书房并赠诗后,即兴和作的一首答赠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荣华、权势的淡薄,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既有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又有对理想的执着和追求,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斗争。
首联“春阳入我圃,窗户弄喧景。”描绘了春天阳光明媚的景象,以及室内外热闹的场面。这两句诗为全诗奠定了欢快、热烈的氛围。
颔联“幽堂明可鉴,翠竹列如屏。”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居所的幽静美景,以及翠竹排成的屏障。这两句诗为全诗增添了一份宁静、雅致的气息。
颈联“折枯呈紫茎,掊坟见红颖。”则转向现实生活,描述了作者亲手折取枯枝,发现其中藏着紫色的茎干,以及挖掘坟墓,见到红色新生芽苞的情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生命的珍视和赞美。
尾联“既非二者任,且复安吾静。”则转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权势的不屑一顾,宁愿选择隐居的生活,保持内心的平静。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也是诗人内心矛盾的体现。
整首诗以清新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又有对理想的执着和追求,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斗争。同时,诗人对于自然生命的珍视和赞美,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