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久与人迹绝,心如止水形枯柯。
忽警此乐非外奖,不觉抚手促而歌。
归衔络马屡见夺,欲去未忍还婆娑。
空堂想见别后意,一灯夜守陈编哦。
兴来落纸成大句,势欲李杜相凌摩。
缄题见寄邀以和,大江汹涌难为沱。
短篇涩讷非所报,为我挥笔芟烦苛。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具体内容逐句赏析,最后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概括。本题是一首七绝。首句“先生久与人世绝”,表明了诗人与世俗社会格格不入的状态;二句“心如止水形枯柯”,写出了诗人的心境和形象;三句“忽警此乐非外奖”,写出了诗人突然醒悟,意识到这种快乐不是外界强加于他的;四句“不觉抚手促而歌”,写出了诗人对这种快乐的喜爱之情。五、六句“归衔络马屡见夺,欲去未忍还婆娑”描绘了诗人在回家路上的情景;七、八句“空堂想见别后意,一灯夜守陈编哦”写诗人回到书房时的情景;九、十句“兴来落纸成大句,势欲李杜相凌摩”写诗人挥笔写下的句子,表现出他的创作激情;十一、十二句“缄题见寄邀以和,大江汹涌难为沱”写诗人收到友人的题跋邀请他回信作答;十三、十四句“短篇涩讷非所报,为我挥笔芟烦苛”点明了诗人写作的用心。据此分析作答。

【答案】

译文:
我与你已多年没有往来,你的心境如同止水一般平静,形体也像枯萎的柯木一样干瘦。你忽然醒悟到这种乐趣并非是别人赏赐给你的,禁不住拍着手掌高高兴兴地唱歌。回到家里,你常常被马儿咬啮,但仍然不忍心离去。你回到书房,想到离别之后的种种思念,便独自坐在灯下阅读旧日的诗文啊。你兴致来了,把诗句写下来,大有要与李白杜甫比美的意思。你收到友人的题跋,邀请他回信作答,但他却因公务繁忙不能回函,只能挥笔草书,删改掉一些冗长的话头。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首两句“先生久与人世绝,心如止水形枯柯”,“先生”指作者自己。“人世”指世俗社会。“久”即很久。这两句说明诗人已经很久没有涉足人世,心境像止水一样平静。“形枯柯”形容人的憔悴消瘦的样子。这两句写诗人的神态和身体状态,表达了他厌倦世俗生活的心情。
第三句“忽警此乐非外奖”,表明了诗人与世俗社会格格不入的态度。“警”即警觉、醒悟。这一句说明诗人忽然领悟到这种快乐并非是外界强加于他的。
第四句“不觉抚手促而歌”,写出了诗人对这种快乐的喜爱之情。“不觉”“促”这两个动词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兴奋和喜悦。“歌”指歌唱。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这种快乐的感情。
第五、六句“归衔络马屡见夺,欲去未忍还婆娑”。这两句写诗人回到家乡后的情景。“归衔络马屡见夺”,意思是说马儿频频被牵走。“欲去”指想要离开这里。“婆娑”指徘徊、来回走动的样子。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回家路上看到马儿被牵走时的复杂心理。
第七、八句“空堂想见别后意,一灯夜守陈编哦”,“空堂”指空旷的大厅。“想见别后意”意思是说想象出离别之后的种种思念。“一灯夜守陈编哦”,意思是说独自在灯下阅读旧日的诗文呵。这两句写诗人回到书房时的情景。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回到书房后的心理活动。
第九、十句“兴来落纸成大句,势欲李杜相凌摩”。“兴来”指兴致来了。“落纸成大句”,意思是说将心中的诗意落于纸上,形成宏伟的诗篇。“势欲李杜相凌摩”意思是说这种气势有如李白和杜甫的诗篇那样雄健豪放,凌驾于二者之上。这两句写诗人创作时的精神状态。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创作的热情和自信。
第十一、十二句“缄题见寄邀以和,大江汹涌难为沱”,“缄题”指密封的书信或题跋。“见寄”指得到信使送来的信。“以和”指回应对方的来信。“难为沱”意思是指巨大的江流难以阻挡的意思。这两句写了诗人收到友人的题跋,邀请他回信作答,但他却因公务繁忙不能回函,只好回信并表示歉意的情景。
第十三、十四句“短篇涩讷非所报,为我挥笔芟烦苛”。这两句意思是说短篇文章写得太生硬拙劣,不能回报你的厚礼,让我为你挥笔删繁就简吧。这两句是诗人对友人劝他不要过分谦虚的谦词。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以及他对朋友的深厚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