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忠宪公,握节临西州。
于今三十载,馀爱尚应留。
旌旗怆独往,山水记同游。
一歌缁衣诗,涕下不能收。

【注释】

昔我忠宪公:指李白。李白曾官至翰林学士,因事被贬,后又被召回,不久又离开,故称忠宪公。

握节临西州:李白在长安时,曾为玄宗皇帝起草诏书,受到赏识,任右拾遗。

于今三十载:从李白被贬到四川以后,至今已有三十年了。

馀爱尚应留:虽然被贬到蜀地,但李白对朝廷的忠诚之心依然未减。

旌旗怆独往:因为思念家乡和朋友,而心情悲伤、落寞。

山水记同游:怀念与朋友一起在蜀地游玩的日子。

一歌缁衣诗:李白在《赠汪伦》中写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是李白送给好友汪伦的,后来被传为佳话。

涕下不能收:听到汪伦的歌声,李白不禁泪流满面,无法抑制。

【赏析】

此诗是李白写给三哥李阳冰的一首七言古诗。

首联点明题旨,诗人以“昔”字起头,回忆当年自己为唐玄宗起草诏书之事。“握节临西州”,写自己受重用之时;而今“余爱尚应留”,“余爱”,即余恨。这两句表达了李白对朝廷的忠心不渝。

颔联承上启下,既写自己被贬之后的心情,又写自己仍怀有希望。“于今三十载”句,表明自被贬以来已过30年了。“馀爱尚应留”句,表达李白对朝廷忠心不渝,希望有一天能重返朝廷。

颈联由景生情,借景抒情。“旌旗怆独往”,写自己离开京城时的悲凉景象。“山水记同游”,写李白和朋友们在一起游览山川的美好时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一歌缁衣诗”句,写出了自己对汪伦深情厚谊的赞美。“涕下不能收”句,表达了自己的悲苦之情。

整首诗语言朴实、流畅,情感真挚、动人。通过回顾往事,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朝廷的忠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