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还故栖,再见炎与凉。
朝游每含哺,昼坐常焚香。
撷圃得奇艳,俯池鉴清光。
不忧饥所驱,非为饱则扬。
同里四三人,每过必命觞。
浊醪无孤斟,嘉果有新尝。
看舞雪翻席,度曲尘飞梁。
桑榆傥徘徊,此乐未渠央。
行止固有命,贵弃乃其常。
与君酣且歌,幸世方欢康。

【注释】

  1. 自:自从;还故栖:回到老巢。旧巢,即隐居的山野之地。2. 炎与凉:指季节的变化。3. 含哺:含着食物在口中。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太阳每天从它的背上升起来,鸟口常衔有食物,所以人要吃就“含哺”(含着鸟嘴里的食物)。4. 焚香:点燃香料,以祈福求安。5. 撷圃(xiépǔ):摘取园中的花草。6. 俯池鉴清光:俯视池水映照出的清亮的光辉。7. 饱则扬:吃饱了就会得意忘形,这里比喻贪婪的人。8. 同里:同乡。9. 命觞(shāng):请酒。觞,酒杯。10. 浊醪(láo):粗劣的酒。无孤斟:没有独斟一杯的意思,是说不吝啬地喝酒。11. 嘉果:好水果。新尝:刚尝过。12. 度曲:弹奏乐曲。尘飞梁:形容乐声飘动飞扬,尘土飞扬。13. 桑榆:日暮,指晚年。14. 渠央:它很长久。15. 酣(hān)且歌:畅饮高歌。16. 贵弃乃其常:应该抛弃世俗名利才是常态。贵,重视。17. 幸世方欢康:庆幸世上正享有安乐和健康。18. 康:安闲快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乐趣的诗。作者朱少府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此诗通过描写隐居生活中的美好景象、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丰富的文化活动等,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独特之美。
    首联“自我还故栖,再见炎与凉。”诗人回到了自己的隐居之地,重新体验到了曾经熟悉的自然环境。这里的“故栖”是指曾经居住过的山野之地,而“炎与凉”则指的是四季变换所带来的不同体验。这两句诗通过对隐居环境的描绘,为下文的隐居生活做了铺垫。
    颔联“朝游每含哺,昼坐常焚香。”描述了诗人清晨起床后,常常带着食物准备去山林里散步的情景;白天则喜欢静坐冥想,时常点燃香料来驱散烦恼。这一联中,诗人不仅描述了自己在山林中的活动,更表现出了他对自然的亲近感和内心的宁静。
    颈联“撷圃得奇艳,俯池鉴清光。”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林中采摘花朵和欣赏清澈池水的画面。这些细节都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热爱。
    尾联“不忧饥所驱,非为饱则扬。”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心态。他不担忧饥饿会驱使他离开山林,也不必担心饱食会让他放纵自己。这种超脱物质欲望的态度,使得他在隐居生活中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喜悦。
    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隐居生活的美好场景,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远离世俗纷扰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