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云卷雨凉成阵。雨晴陡觉荷香润。波影澹寒星。水边镫火明。
白蘋洲上路。几度来还去。敧枕恨茫茫。笛声依夜长。
注释:
夜宿我家楼,听到笛声,随风飘来。
薄云卷雨后凉爽成阵,雨晴后突然感到荷叶香气浓郁。
水面波光闪烁,寒星倒映水中。水边的灯笼照亮了夜晚的道路。
白蘋洲上小路上,我走了几圈又返回去。
斜倚床头,怅然若失,心中无限惆怅和哀伤,直到深夜笛声才渐渐停息。
赏析:
《菩萨蛮·其三》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的情景。词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物心理活动,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第一句“薄云卷雨凉成阵”,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一幅雨后天晴的美景。薄云逐渐散开,露出了天空,雨后的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仿佛成了一片清凉的阵势。这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为下文的描写做了铺垫。
第二句“雨晴陡觉荷香润”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场景。雨晴之后,荷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这里的“骤”字用得非常巧妙,它既表现了荷花香气的浓厚,又暗示了词人的心境也随之变得愉悦起来。
第三句“波影澹寒星”,通过描绘湖面上的波光和寒星,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湖水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波纹,星星点点地闪烁着光芒,仿佛整个湖面都被星光点缀了起来。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还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第四句“水边镫火明”,则转向了人物的活动场景。词人沿着湖边的小道走着,只见路边的灯笼发出的光芒在夜色中格外明亮。这一细节描写既增加了词的生动性,也反映了词人对生活的美好感受。
最后两句“白蘋洲上路,几度来还去。敧枕恨茫茫,笛声依夜长。”则是词人对整个夜晚的感受进行总结和抒发。在白蘋洲的小路上漫步,词人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走过的路。他时而驻足观望,时而低头沉思,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感慨。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心中的思念和愁绪总是挥之不去,直到夜深人静时,那悠扬的笛声才逐渐消失。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抒情,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同时,这首词也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夜景图,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