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影参差渐拂阶,清郎曾此占奇哉。
辞君昔为莼羹去,恋尔今同菊径来。
玉耸劲枝欺暮雪,绣残文箨委寒苔。
虚心高节依然在,几见繁英落又开。
【注释】
次韵和方谨言郎中再观省中手值竹:方谨言,方回的字。郎中,官职名。再,又。观省中,观省是宋时设置的监察机构,在都城内。手值,掌管。竹:《诗经·小雅·斯干》有“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之句,后以“竹”指代竹子。
翠影参差渐拂阶,清郎曾此占奇哉:翠影参差(cuì yǐng cān cī),形容竹子的颜色翠绿、颜色深浅不一的样子。拂阶,意思是竹影随着日光的移动而晃动。清郎,清高的男子。曾此,曾经在这里。占奇,占尽奇妙。
辞君昔为莼羹去,恋尔今同菊径来:辞君,离开君。从前为了吃莼羹而去这里。恋尔,依恋你。今同,现在和你一同。菊径,菊花盛开的小道。
玉耸劲枝欺暮雪,绣残文箨委寒苔:玉耸,像美玉一样挺拔。劲枝,坚韧有力的树枝。欺,胜过。暮雪,晚上的雪。绣残文箨,文竹笋上的花纹,因形状像锦绣,故称绣残文箨。委,堆积。寒苔,秋天的草木落叶堆积成的地衣。
虚心高节依然在,几见繁英落又开:虚心高节,虚心和高尚的节操。依然,仍旧。几见,常常可以看到。繁英,花蕊繁多的花朵。落又开,又开放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竹子的不同侧面,表现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首联写竹影摇曳。“翠影参差渐拂阶”,写阳光斜射到竹叶上的影子,忽长忽短,参差不齐。这既写出了竹叶的颜色,也写出了竹叶的形状。“清郎曾此占奇哉”,写一个清高的男子曾在此地占尽了竹子的妙处,表现出竹子的高洁与秀美。
颔联写离开和回来。“辞君昔为莼羹去”,写因为喜欢莼菜羹的味道,所以离开了这里;“恋尔今同菊径来”,写因为留恋这里的美景,所以又回到了这里。两句都是用典。“莼羹”,出自《周礼》的记载,古人认为莼菜可以清热解毒,明目利膈,因此有“莼羹鲈脍”(杜甫)之句。“菊径”,指菊花盛开的小径,这里借指竹林中的小径。
颈联写竹子的傲骨与风姿。“玉耸劲枝欺暮雪”,写竹子的枝叶像玉石一样挺拔有力,即使被晚雪压着也没有屈服。“绣残文箨委寒苔”,写竹子上的花纹就像锦绣一样精致,即使堆积着寒苔也不会消失。两句都是用比喻的手法。
尾联写竹子的节操和生命力。“虚心高节依然在”,写竹子的志向很高,节操很清正,这种精神永远存在。“几见繁英落又开”,写春天来了,百花盛开,而竹子的繁花又会再次绽放。这句的意思是说,尽管春天过去了,但竹子的生命力很强,春天过后又有新的生机。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志向和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