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厌偏州节物荒,重阳前忍去安阳。
双清易感霜茎怨,三雅难留露蕊芳。
不惜高吟来疾置,尚思衰叟会寒乡。
谁知衣弊京尘客,乃是南宫卧锦郎。
应厌偏州节物荒,重阳前忍去安阳。
双清易感霜茎怨,三雅难留露蕊芳。
不惜高吟来疾置,尚思衰叟会寒乡。
谁知衣弊京尘客,乃是南宫卧锦郎。
诗句解析与注释:
应厌偏州节物荒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边远地区节日物资短缺的遗憾。”应厌”意味着应该感到厌倦或不满,”偏州”指的是边远的地区,而”节物荒”则是指当地的节日物品稀少,无法满足需求。
重阳前忍去安阳
这里提到的“重阳节”通常在农历九月九日,是传统的节日之一。诗人在此表达了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公务或其他责任)不得不离开家乡(安阳),这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无奈之情。
双清易感霜茎怨
“双清”指的是清澈的水面,常用以象征高洁的品质或清纯的爱情。”霜茎怨”则形象地描述了在寒冷天气下,植物(霜茎)因缺乏水分而显得哀怨。这里的使用不仅形容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隐喻了人在逆境中的感受。
三雅难留露蕊芳
“三雅”可能指三种高雅的艺术或文化形式,”露蕊芳”则是形容花朵的美丽,但在这里更可能是指时间的短暂与美好事物的易逝。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消逝无力挽留的感慨。
不惜高吟来疾置
此处的“疾置”可能意味着快速处理、放下或忽视。”不惜高吟”表明诗人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表达或解释某事,即使这意味着需要放弃其他更为紧迫的任务。
尚思衰叟会寒乡
“衰叟”可能是指年老的人,而“会寒乡”则意味着回到故乡或与家人团聚。整句话传达了一种对老年和家庭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远离家乡生活的反思。
谁知衣弊京尘客
这里的“京尘客”可能指的是在繁华都市中生活却沾染了尘土的客居者。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都市,但却像是一个被尘埃污染了的外来人,无法真正融入。
乃是南宫卧锦郎
“南宫”可能指的是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也常用来形容尊贵的地位或身份。“卧锦郎”则形象地描绘了一个穿着华丽锦衣的贵公子形象。这句诗可能在赞美一个有成就且受人尊敬的人,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通过对节日景象的描述、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比鲜明的意象运用,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生活体验和内心世界。首联表达了对边远地区节物的失望和对家乡的思念;颔联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暗喻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颈联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仍不放弃的态度和对亲情的珍视;尾联则通过对比京城中的华丽与自己的平凡,揭示了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整首诗既富有哲理性,又充满艺术感染力,是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我价值深度思考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