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园寺里长连榻,衲被蒙头坐五年。
忽忆山中有尊宿,欲来言下觅真诠。
萧萧野店云生钵,渺渺江津月入船。
一段孤湖千里去,不知何事苦参禅。
【解析】
本诗为送友之词。首句点题,“谒蒋山华藏二长老”即拜访两位禅师,故“师”是“禅师”。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句式整齐,读来琅琅上口。第一、二句写自己对禅理的领悟和修行过程。“祇园寺里长连榻”,祇园寺在南京钟山北麓,与蒋山相近。“衲被蒙头坐五年”,五载乃一秋,以衲(僧衣)被蒙头象征其禅修生活。第三句写诗人想起山中有个和尚,欲向他求教。第四句写诗人想到自己的孤寂和求道的艰辛。第五、六句写诗人来到蒋山,看见萧瑟的云生在野店,渺渺的月照在江津。第七句写诗人看到一片孤湖,湖水千里流淌不息。最后一句抒发了诗人对禅理难以参透的苦闷。
【答案】
译文:
祇园寺里长连榻,衲被蒙头坐五年。(我常在这里打坐,披着袈裟,盖着被子,一坐就是五年)
忽忆山中有尊宿,欲来言下觅真诠。(忽然想起山里有位高僧,想要跟他学学禅理)
萧萧野店云生钵,渺渺江津月入船。(山中寺院周围飘动着云彩,像铺开的经幡;江面上倒映着月亮的影子)
一段孤湖千里去,不知何事苦参禅。(我孤身一人站在湖边,不知为何要苦苦地参悟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