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家傥无事,莫负故园春。
衣锦儿嬉尔,从来笑买臣。
【注释】
曾大父:指曾巩(990-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三春:春季三个月。拂榻花黏袖:拂,擦;黏,粘住。拂榻,意为擦拭床席。花,这里指梅花。黏袖,意为沾在衣袖上。午夜:夜深。淘丹:炼丹术的一种。月在池:月亮在水中映出。舍弟子:即舍弟。飞归蜀,指从四川返回家乡。与语及此:和你说这件事。因取为韵:因此我拿来做诗的韵脚。
【译文】
曾大父有诗说,三春拂帘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飞归蜀与语及此。因取为韵。
还家傥无事,莫负故园春。
衣锦儿嬉尔,从来笑买臣。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是作者回到家乡后作于元丰元年(1078年)的一首七律。诗人在诗中抒发了游宦归来的喜悦心情,表现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首联“曾大父有诗云三春拂案花黏袖”,是说曾大父有诗写三春时节室内外梅花盛开的景象。“拂”是擦的意思。“案”,原指写字的桌子,这里指桌边。“案”在这里是泛指桌面。“拂榻”,即擦拭床席,这里指清理坐卧之地。“三春”指春季三个月,也就是冬去春来之际。“拂案花黏袖”一句,把室内室外的春天景色描写得极为生动形象。室内,梅花被风吹拂着,沾在了衣袖里;室外,梅花也随风飘落到地上,仿佛是沾上了衣袖上的梅花。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清幽闲雅的环境,烘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热爱之情。
颔联“午夜淘丹月在池”,是说诗人半夜时还在淘洗炼丹炉中的丹药。“淘丹”,即炼制丹药。“午夜”,指深夜。“月在池”,是说月亮在池塘里面照见自己的影子。这两句诗描绘了深夜炼丹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神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心。
颈联“舍弟子飞归蜀与语及此”,是说舍弟已经从四川返回家乡,并且和我谈论这件事。“舍弟”,是作者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名叫巩。“与语及此”,就是告诉我舍弟也这样做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听到舍弟也在做类似的事情后,感到非常高兴和高兴的心情。
尾联“还家傥无事,莫负故园春”,是说回家之后倘若没有什么事情,就不要再辜负家乡的美好春光了。“还家”,即回到家里。“傥”,是通假字,通“倘”。假如的话。“无事”,指没有事情可做。“莫”,是不要的意思。“负”,就是辜负。“故园”,即家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时光流逝的感叹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其形式严谨,音韵和谐,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生活气息。诗人通过对家乡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时光流逝的感叹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