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何因见,民歌处处同。
雨申诸县足,狱奏半年空。
郡阁烟光里,人家霁色中。
偶吟知浅拙,将献愧明公。
【注释】
新:更新,这里指新的政绩。美化何因见,民歌处处同:美化,政令;民歌,百姓的歌谣;处处同,到处相同。雨申诸县足:指雨泽滋润了各州县。狱奏半年空:诉讼案件积压已久。郡阁烟光里,人家霁色中:郡阁,郡守的官邸(府);雨后天晴,烟云消散,日光透出,显得格外明亮。偶吟知浅拙,将献愧明公:偶然吟诗,知道自己的才学浅薄;献给您,感到惭愧。
赏析:
《登郡楼》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通过登高远望,目睹郡城景色,表达了他对当政者施政的不满,以及希望统治者体察民情、体恤民苦的心情。首联“新美化何因见,民歌处处同”,写登郡楼所见,抒发了对新政所做政绩的怀疑和不满,认为这些政绩不过是粉饰太平,没有真正解决人民的疾苦。次联“雨申诸县足,狱奏半年空”,写雨泽滋润了各州县,但讼案却堆积如山。这两句以反衬手法表现了诗人对新政的失望。第三联“郡阁烟光里,人家霁色中”,描绘了郡城雨后的景象,烟光里、霁色中,写出了郡城在雨水滋润下显得更加美丽,而此时郡城中却有忧国忧民的官员们,他们虽然身处美丽的郡城之中,但内心却充满忧虑。最后两句“偶吟知浅拙,将献愧明公”,写诗人偶吟时深感自己才能浅薄,将献词给明公(明主),觉得自己很惭愧。整首诗以登郡楼所见为线索,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诗人对新政的不满,以及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