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居胜富贵,况复是贫游。
前路谁青眼,高堂母白头。
秦山晴望好,陇水夜听愁。
早作归宁计,逢欢莫滞留。
送孙磻西游
贫居胜富贵,况复是贫游。
前路谁青眼,高堂母白头。
秦山晴望好,陇水夜听愁。
早作归宁计,逢欢莫滞留。
注释:
- 贫居胜富贵:指虽生活在贫困中,但精神上却胜过富贵生活。
- 况复是贫游:更何况还是一次贫穷的出游。
- 前路谁青眼:指在旅途中,谁能够给予你支持和鼓励。
- 高堂母白头:形容家中老母年事已高,白发苍苍。
- 秦山晴望好:指在秦山晴朗的天空下远眺,景色优美。
- 陇水夜听愁:指在陇水的夜晚中听到悲伤的音乐。
- 早作归宁计:提前做好回家的计划。
- 逢欢莫滞留:遇到高兴的事情不要停留,要抓紧时间享受。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孙磻西游的深深祝福和期盼。诗人用“贫居胜富贵”来形容自己虽处贫困,但精神世界丰富。接着,诗人感叹道:“况复是贫游。”意味着这次贫穷的出行,更能显出生活的真谛,也更显得珍贵。
诗的前两联主要描述了旅途中的孤独感和对亲情的思念。”前路谁青眼”和”高堂母白头”都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担忧和不舍。”前路谁青眼”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而”高堂母白头”则直接描绘了母亲的白发,凸显了对家的思念。
后两联则是描绘了旅途中的风景和心情。”秦山晴望好”和”陇水夜听愁”都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秦山晴望好”展现了一种开阔的心境,而”陇水夜听愁”则透露出内心的忧郁和不安。
最后两联是对孙磻西游的祝福和勉励。”早作归宁计”是提醒孙磻要有归家的计划,而”逢欢莫滞留”则是对孙磻的鼓励,希望他在旅途中能够尽情享受快乐时光,不要因为思乡而耽误行程。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孙磻西游的深切祝愿和期盼,同时也展示了诗人自身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