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历三朝五十春,坐棠难见辍元臣。
分茅已是无双将,折桂兼为第一人。
郡邑暂时劳抚恤,华夷克日望陶钧。
下车未暇求民瘼,先向东郊访隐沦。

【注释】

“履历三朝五十春”:经历的朝代有三,共五十年。春秋时期,鲁国诗人左丘明作《春秋》三十篇,记事从公元前722年周平王东迁开始,到公元前468年周元王止,即二百四十二年,合称春秋。这里借指历仕三个朝代,五十年来的仕途生涯。

“坐棠难见辍元臣”:坐镇南门,却难以见到已罢免的元老大臣。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张说为中书令,后罢相,闲居洛阳。时人讥刺他“坐棠无贤相”。

“分茅已是无双将”:分授土地封侯已是天下无双的将领。据《史记.高祖本纪》:“汉元年正月,项羽兵败,诸侯各就国,唯沛公未王,项王使张良立沛公为汉王,因立沛公弟如意为赵王,而杀怀王之约也。”分封诸侯是封建制度的一种,古代以白茅裹土授予诸侯,所以称分封。分封的目的在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折桂兼为第一人”,意思是在分封诸侯的同时,自己也被封为诸侯。

“郡邑暂时劳抚恤”:郡县长官暂时地慰问安抚百姓。郡县长官负责管理一个区域,有责任关心民众疾苦,安抚百姓。“华夷克日望陶钧”,希望有一天能为国家治理好。华夷是指华夏和蛮夷,泛指中国境内的民族。陶钧是古代的选官用官制度,由朝廷选派官员到各地任职。这里的“陶钧”比喻国家大事,希望有一天能为国家治理好。

“下车未暇求民瘼”:刚上任的时候没有时间去询问百姓的疾苦。下车,指新上任的人。“民瘼”,即百姓的疾苦。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刚上任的时候没有时间去询问百姓的疾苦。

“先向东郊访隐沦”:先去东郊寻找隐居的人。隐沦,指隐居不仕。这句诗的意思是,先去东郊寻找隐居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