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禀全才,何人更可陪。
有官居鼎鼐,无宅起楼台。
圣主诗方和,亲王状始回。
镇临求二陕,调燮辍三台。
凤阁须重去,龙旌暂拥来。
下车三度雨,上事数声雷。
未暇瞻圭璧,先蒙访草莱。
几思趋相府,恐惧复徘徊。
上知府寇相公
文武禀全才,何人更可陪。
有官居鼎鼐,无宅起楼台。
圣主诗方和,亲王状始回。
镇临求二陕,调燮辍三台。
凤阁须重去,龙旌暂拥来。
下车三度雨,上事数声雷。
未暇瞻圭璧,先蒙访草莱。
几思趋相府,恐惧复徘徊。
译文:
寇相公文武双全才,无人能比肩并肩。
有官职在中央,却无住所建高楼。
君主之诗歌和谐,亲王的文书回复。
镇守陕西需要你,调停政务要中止。
凤阁须再重去,龙旗暂时被拥。
下车时已过三次雨,处理事务时响数次雷声。
没有时间看珍宝,先被问及草野间。
几次想要到宰相府,又害怕再次犹豫不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寇相公的诗。诗人以“文武禀全才,何人更可陪”开篇,赞扬了寇相公文武双全的才华,认为没有人能够和他相提并论。接着,诗人又以“有官居鼎鼐,无宅起楼台”两句,描绘了寇相公虽身处高位,却没有建起豪华的私宅,体现了他的清廉品质。
诗人又从寇相公对国家的贡献的角度,对他的才能表示赞赏。“圣主诗方和,亲王状始回。”两句,表达了寇相公在皇帝与亲王面前所写诗文得到了认可,显示出他的政治才华。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又从寇相公的政绩出发,对他的能力进行赞扬。“镇临求二陕,调燮辍三台。”两句,既表现了他治理地方的才干,也显示了他能够平息各种矛盾的能力。而“凤阁须重去,龙旌暂拥来。”两句则描绘了寇相公虽然离开了京城,但仍然受到了皇帝的关注。
最后几句,诗人又从寇相公的人品出发,对他进行了赞扬。“下车三度雨,上事数声雷。”两句,表达了寇相公刚上任就遇到困难,但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而“未暇瞻圭璧,先蒙访草莱。”两句,则表明寇相公尽管地位崇高,但仍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关心民间疾苦。
这首七律通过对寇相公的描述,展示了他的才能、品格以及对社会的贡献,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深深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