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秀风所折,膏明自煎然。
折固理之必,明性其可迁。
趋向人各异,公议日月悬。
开言死不测,喑噤贵且年。

【注释】

“木秀风所折”:意思是树木长得茂盛,就会被狂风折断。比喻人的才能出众,必然会受到排挤、打击。

“膏明自煎然”:意思是蜡烛燃尽了,光亮也就熄灭了,比喻人的才干被埋没了。

“折固理之必”:意谓人被迫害,是天理难容的(“折”同“摧”,意为摧毁),所以不能不遭受打击。

“明性其可迁”:意思是人的本性不会改变,所以不能改变(“性”同“生”,意为生存)。

“趋向人各异”:意思是人们的志趣不同。

“公议日月悬”:意思是公正的言论和评价像太阳月亮一样高高悬在天上。

“开言死不测”:意思是开口谈论就会遭到不幸。

“喑噤贵且年”:意思是沉默不语,就会得到高贵的地位(“喑噤”意为闭口不言)。

【赏析】

《送唐介南迁》是一首七律。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好友遭贬的同情,以及对正义必胜的信念。

第一联“木秀风所折,膏明自煎然”,是说树木过于茂盛,就容易被风吹折;蜡烛燃烧得太久,就会自动熄掉,比喻人有才华,但不被重用,就像被风吹折,或者被蜡烛燃尽一样,这是客观必然的结果。

第二联“折固理之必,明性其可迁”,是说即使有才华的人,也会遭受挫折,这是无法避免的,因为正直的人是不会改变自己的本性的;但是,如果一个人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改行变节,那么他最终会获得成功。

第三联“趋向人各异,公议日月悬”,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这些追求和目标可能会因人而异;而公正的言论和评价就像太阳月亮一样高高悬在天上,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

第四联“开言死不测,喑噤贵且年”,是说说话可能会带来危险,因此要谨慎;而不说话则可以保持自己的尊严,而且还可以享受尊贵的地位。

整首诗通过对唐介的遭遇和命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心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正义必胜的信念。诗人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传递出对社会公正和人性善良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