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缘冈拾堕樵,溪童收网度横桥。
高怀尽在行歌里,岂信人间有市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野老”即山野的老头,他沿山坡拾掇落在地上的柴火。诗人以“缘冈拾堕樵”一句写出了这位老农的形象。“溪童收网度横桥”,是说小溪旁的孩子们在收拾捕鱼工具过河去打渔的情景。这里用一“收”字点出他们正在打鱼。“高怀尽在行歌里,岂信人间有市朝”。意思是:他的心胸高远,把世间的名利看得不值一提,因此才在唱歌中流露出来。这两句写诗人自己,表明自己志向高远。

【答案】

译文:

山中一位老人沿山坡拾掇落在地上的柴火,溪边的孩子们正收网过横桥。

我的胸怀宽广,把世间的名利看得很淡,所以我在歌声中表达了我的心情。

赏析:

此诗写山中隐者之生活。首二句描绘隐者之生活情趣。上句“缘冈拾堕樵”,写山野老翁沿山坡拾取柴薪;下句“溪童收网度横桥”,写溪边童子收起捕捞的鱼网,过一座横架在溪上的石桥。“缘冈”“溪童”,“拾樵”“收网”,都是寻常的农家活计,但作者通过这一组平凡的镜头,表现出隐者闲适的生活情趣、恬淡的心境。

中间二句写隐者的志趣。上句“高怀尽在行歌里”,写隐者胸襟高迈,意气风发,全由歌声传出。“高怀”二字是全诗的关键,它既表现了隐者超尘绝俗的高洁情怀,又透露出他在世俗生活中所受压抑和痛苦。下句“岂信人间有市朝”,进一步强调隐者的志趣和理想。既然连世上的热闹场所都不可信,那么,隐士还有什么追求呢?

尾二句抒发了隐者的理想抱负和坚定信念。“岂信人间有市朝”,是对前面二句的深化。诗人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进一步揭示了隐者之所以能保持高尚情操的原因。

这首诗写隐者的生活,表现了他“岂信人间有市朝”的清高志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