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放红楼目,浮云断复连。
远看壶聚拓,近视室如县。
耿耿自许国,悠悠谁讯天。
天心那可识,拄颊看晴川。

【解析】

此诗是一首七绝。首句“怕放红楼目”中的“红楼”,指代的是诗人的居室(或寓所);“目”即眼睛的意思,诗人以目视之,故用“怕放”。次句“浮云断复连”,写远看和近视壶的云气,与“红楼”遥相呼应,也暗示了诗人的心境:近处是“壶聚拓”(即壶口),远处又是“如县”(即壶口之上,状如悬瓮)。三四句“耿耿自许国,悠悠谁讯天。天心那可识,拄颊看晴川。”这两句写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天命的追求。诗人在《次韵李参政》一诗里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天命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忧国思君、忧时伤世的思想情怀。最后一句“拄颊看晴川”写诗人观景而感怀之情。

【答案】

怕放红楼目,浮云断复连。

远看壶聚拓,近视室如县。

耿耿自许国,悠悠谁讯天。

天心那可识,拄颊看晴川。

译文:

我担心放走红楼的窗户,眼前的云雾就像断开又相连。

从远处看壶口如同聚拢,近看壶口如同悬挂。

我耿耿于怀自己的国家,谁来向我报告上天的旨意?

天命之心谁能认识,拄着颊部观赏晴天的景色。赏析:这是一首七律。诗题下有注云:“李参政,余乡人。”李参政即李师中,字伯时,宣城(今属安徽)人,大观二年(1108年)进士,曾为太学录等职。据诗序,此诗作于绍兴五年(1135年)秋,当时作者正在家乡宣城闲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