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自清虚过上宫,千言万论总谈空。
拟将一语随人后,尝与心谋不肯同。
四月癸巳日,从浔阳馆出发经过濂溪吃饭于杏溪,歇息在清虚庵住宿太平宫。
从清虚庵走过上宫,千言万论总谈空。
打算跟随他人说一句话,曾与心商量不愿意同意。
步自清虚过上宫,千言万论总谈空。
拟将一语随人后,尝与心谋不肯同。
四月癸巳日,从浔阳馆出发经过濂溪吃饭于杏溪,歇息在清虚庵住宿太平宫。
从清虚庵走过上宫,千言万论总谈空。
打算跟随他人说一句话,曾与心商量不愿意同意。
【诗词原文】: 摸鱼儿 饯黄侍郎畴若劝酒 向江头、几回凝望,垂杨那畔舟才舣。 江神似识东归意,故放一篙春水。 却总被。 三百里人家、祖帐连天起。 且行且止。 便为汝迟留,三朝两日,如此只如此。 还须看,世上忧端如猬。 一枰白黑棋子。 肥边瘦腹都闲事。 毕竟到头何似。 当此际。 要默识沈思,一著惺惺地。 目前谁是。 料当局诸公,敛容缩手,日夜待公至。 【注释】: - 向江头、几回凝望:向着江头
诗句解析: 1. 汉使来何许。 —— 汉朝的使者来了哪里?这里可能是在询问汉朝使者来自何方或他们的目的何在。 2. 到如今、天边又是,薰弦三度。 —— 至今又是一个春天,在天边又传来了熟悉的琵琶声。 3. 见说山深人睡稳,细雨自催茶户。 —— 听说山中的人因为雨水的催促而睡得更加安稳,茶农们也因细雨而忙着采茶。 4. 向滴博、云间看取。 —— 想要向云间观察,看那雨水是否能够滴落到某个地方。
注释 - 鲜于安抚:可能是指一位姓鲜的官员,负责安抚工作。“□□”可能是他的名字或者官职。 - 固陵江上:固陵江位于今天的江西省境内,是一条重要的河流,这里可能指的是江西境内的某条江。 - 暮云急、一夜打头风雨:描述天气迅速变化,从晴朗转为雨幕。"打头"可能意味着天空中的云彩像头发一样直接覆盖在头顶,"一夜"则强调了这种变化的迅速性。 - 催送春江船上水:春天的江水开始流动,船只被催促着离开。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无边春色。 译文:春天的气息无处不在,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它的美丽。 注释:无边,形容春天的景色辽阔、无边界。春色,指春天的颜色,包括花朵、草木等自然景观的美。 2. 人情苦向南山觅。 译文:人们总是渴望寻找一种能够带来好运和幸福的东西,就像在南山里寻找一样。 注释:人情,指人的情意或人情世故。南山
日日春风满范围。 海棠又发去年枝。 月笼火树更深后,露滴燕支晓起时。 看不足,醉为期。 宵征宁问角巾敧。 一春好处无多子,不分西园掇取归。 诗意与注释: 《鹧鸪天·次韵史少弼致政赋李参政壁西园海棠》是宋代诗人魏了翁的作品。此诗以春天的海棠花为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对友人深厚的怀念之情。下面逐句进行详细解析: 1. 首句:“日日春风满范围。” - 春风满范围
注释: 怕年复一年,岁月匆匆,我的志向、理想逐渐消磨。 叹息梦中的青藜杖,远方的信札,望不到尽头的红车。 十年的时间终于成了过去的事,即使有万钟俸禄,对我又有什么用呢? 海上潮起潮落,山头白云飘来飘去。 人生在天地之间,只住百来年。 现在三纪(三十岁)虚度过去了,七旬(七十岁)已经过了大半,四秩(四十岁)快要到了。 当时担心我看不到,如今又能看到却徒然。 夜静花间明亮露水,晓凉竹外晴烟。 赏析:
满江红 和李提刑见贻生日韵 宇宙中间,还独笑、谁疏谁密。 正从容行处,山停川溢。 钟鼎勒铭模物象,山林赐路开行荜。 要不如、胸次祗熙熙,无今昔。 便百中,穿牙戟。 怕六凿,生虚室。 为幽香小伫,旋供吟笔。 人事未须劳预虑,天公浑不消余力。 看雨馀、云卷约帘旌,明红日。 注释:宇宙中间,还独笑谁疏谁密?在宇宙中间,我还独自嘲笑那些亲近疏远的人。正从容行处,山停川溢。正当我从容行走的时候,群山停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水调歌头·杨提刑子谟生日》中的前一部分。下面是逐句释义: - 有匪碧岩使,长佩奏琅球。 碧岩使:这里指碧岩道士的使者。碧岩为道教名山,道士多聚居其中。使,使者。 - 门前初暑才涨,一室淡于秋。 门前:指杨子谟家门外,即其住所外。初暑:初夏时令,即夏季开始之时。才涨:刚开始上涨。 - 帘卷峨眉烟雨,袖挟西川风露,满眼绿阴稠。 峨眉烟雨:峨眉山在四川峨眉县,以山水景色闻名
乾元宫是唐玄宗时为避暑而修的行宫,位于骊山北麓。 钩金:指骊山之巅,唐代称为“钩金天”。 【译文】 乾元宫像弯月一样高悬在骊山顶上。 赏析: 乾元宫是唐玄宗为避暑而修建的行宫,位于骊山北麓。诗人以“一钩金”来形容其建筑风格,形象地描绘了骊山之巅高耸入云的宫殿,宛如弯弯的月亮挂在天际。这首诗既赞美了骊山的美丽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对皇宫的喜爱之情
临江仙 上元放灯约束妓前灯火 怪见江乡文物地,轻豪争逐春妍。 银花斜亸紫金鞭。 千灯浑是泪,一笑不论钱。 今岁遨头穷相眼,繁华不学常年。 只余底事索人怜。 【注释】 1. 上元:即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2. 放灯:指点燃灯笼,用以照明和装饰,也是古代人们在节日夜晚的一种娱乐活动。 3. 约束:这里可能是指对女性的行为或态度有所限制
注释:四月癸巳日离开浔阳馆,经过濂溪吃饭休息在杏溪的清虚庵住宿在太平宫。 想要认识真人千古心,只有通过疗饥才能见到杏树成林。 难道就没有世上闲适的桃李树吗,要使人从实践中去寻求真理。 赏析:诗的前两句是说要想真正了解和理解一个真正的人,必须深入到他的内心深处去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看到这个人的内心的真实情况和本质,而不是表面的或者片面的。后两句则是作者自己对这种认识的理解和实践的体会
诗句:多少濂溪生并时,两程夫子咏而归。 译文:许多生活在濂溪的学者们同时代生活,两位程子先生在这里吟诗归来。 注释:濂溪、两程夫子:都是指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和二程兄弟。他们居住在濂溪,创作了大量关于理学的文章,后人称之为“两程夫子”,即二程先生。 赏析: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魏了翁的作品。他通过描绘濂溪的生活场景和理学家的文学创作,表达了对理学精神的赞美和对知识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含义深刻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八百七十一。作者为唐代著名僧人贯休,其诗以奇思异想著称。此诗是他在浔阳馆作客期间所作。“四月癸巳发浔阳馆”,诗人在浔阳馆作客时,正值四月的一天,癸巳(十四日)早晨,他离开了浔阳馆。 “旌旗阴里盛传呼”,“旌旗”即旌旗,是军用旗帜。古代军队行军或作战时,常把旗帜插在高处,以示指挥和纪律。这里“旌旗阴里”指军队行进的阴影中,“盛传呼”是指军营中号角声四起
四月癸巳发浔阳馆,过濂溪饭于杏溪憩清虚庵宿太平宫。 注释翻译: - 四月癸已:指的是农历四月的某一天。 - 发浔阳馆:出发到浔阳馆。 - 过濂溪饭于杏溪:在濂溪吃饭并休息在杏溪。 - 憩清虚庵:在清虚庵休息。 - 宿太平宫:在太平宫住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一个清晨,从浔阳馆出发,经过濂溪、杏溪,最终到达清虚庵和太平宫的场景。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
诗句原文 正喜昔闻今见之,泉称第一更何疑。 译文注释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魏了翁创作,描述了他带着客人从康王观出发,向东北行进十里,观赏了谷帘泉景观的经历。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以及对忠诚谋臣的怀疑和失望。 赏析 《丙申携客自康王观东北行十里观谷帘泉》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情感的诗歌。通过对谷帘泉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比忠谋与自己的关系
【注释】 丙申:即初七。康王:即唐高宗李治。东北行十里观谷帘泉,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四十里。笋将轧轧度岩隈:竹笋将要挤进险峻的山岩。轧轧,指竹笋被压折的声音。乱涧穿空去复回:乱石叠成的山涧纵横交错,穿过山谷又流回来。方识人间真毁誉,只缘亲到地头来:才知道人间真正的毁誉,只是因为亲自到了这个地方。 【赏析】 《观谷帘泉作》,全诗共二首,这是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