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自晚唐后,人人尽做诗。
生前由我集,名后得谁碑。
眇眇三灵见,萧萧一叶知。
塔山林覆土,若奠替芳卮。
昌甫题徐仙民诗集因和韵两篇
断自晚唐诗人,人人尽做诗。
生前由我集,名后得谁碑。
眇眇三灵见,萧萧一叶知。
塔山林覆土,若奠替芳卮。
注释:昌甫:即李贺,唐代著名诗人。徐仙民:不详。塔山:山名,在今陕西韩城西北。林覆土:指墓地。芳卮:盛酒的器具。
赏析:此诗是李贺为徐仙民诗集所作的一篇序言。首联“断自晚唐后,人人尽做诗”,指出了晚唐诗人创作的普遍现象;“生前由我集,名后得谁碑”,则表达了对诗歌创作主体的感慨,即作者生前所收集的诗歌作品,到了后世却难以流传下来,而那些被后人赞誉或贬抑的文字,却永远镌刻在历史的石碑之上。颔联“眇眇三灵见,萧萧一叶知”,运用了“三灵”与“一叶”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天地万物的变化无常,以及人们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颈联“塔山林覆土,若奠替芳卮”,则是从墓地的角度来表达作者对于生死观的思考,即人们死后,虽然坟墓会被泥土覆盖,但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诗歌却永存于世。尾联“若奠替芳卮”,以饮酒作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他认为,诗歌就像是一杯醇厚的美酒,需要人们细细品尝、细细体会其中的甘甜与苦涩。同时,他也提醒我们要注意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得以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