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定谁成,庄周与净名。
劳哉秦外趣,甚矣颍阳清。
并舍披衣去,行桥拄杖声。
遥知园列树,新好看初荣。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理解。
“次韵昌甫”是第一句,“古道定谁成,庄周与净名”,这是作者在感叹人生道路的艰难曲折,并由此想到庄子、老子和僧肇,他们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表述了人应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即:庄子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认为人应顺乎自然,清静无欲;僧肇认为人应该安时处顺,随缘自适。这三位哲学家的观点,都与陶渊明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劳哉秦外趣,甚矣颍阳清”是第二句。“劳哉秦外趣”意为:我在外漂泊劳顿,真是辛苦极了!“甚矣颍阳清”意为:颍水清澈得令人心醉。这两句诗人借景抒发感慨,表达了自己仕途失意的苦闷心情。
“并舍披衣去,行桥拄杖声”是第三句,“并舍”意为:一同离开住所。“行桥”意为:行走在桥上。“拄杖声”意为:拄着拐杖的声音。这两句写诗人同友人一道离开住所,行走在桥上,拄着拐杖发出声响,形象描绘出了诗人孤独寂寞、愁思重重的心情。
“遥知园列树,新好看初荣”是第四句,“遥知”意为:远远地知道,这里指从远处看。“园列树”意为:庭院里的树。“新好”意为:刚刚长出,长得茂盛。“初荣”意为:刚刚开花,花期尚短。这两句写诗人看到庭院里新长出的树苗,虽然还只是刚刚开花,但生机勃勃,预示着来年春天一定更加繁茂,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答案】
次韵昌甫
古道定谁成,庄周与净名。
劳哉秦外趣,甚矣颍阳清。
并舍披衣去,行桥拄杖声。
遥知园列树,新好看初荣。
赏析:
首联起兴。此联是说,人生的道路本来就难测如古道一样不可预知,所以庄子才主张无为自然,老子则强调清静无欲。而僧人释肇则认为人生应当顺时而适,随遇而安。这些思想观点与陶渊明的人生态度相吻合,因而他才能在仕途失意后仍能保持恬淡的心态。
颔联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颈联承前启后,继续描写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尾联由物及情,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