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步溪边路,谁家小筑幽。
敲门问亭榭,迎我具觥筹。
意适春光动,晴曛野色浮。
一株梅更好,香艳发梢头。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除夕前一日溪岸上晚步的情景。

诗句解释:

  1. 午步溪边路,谁家小筑幽:中午时分我在溪边的小路散步,看到一家小房子很隐蔽。
  2. 敲门问亭榭,迎我具觥筹:我敲了门询问这是谁的居所,主人热情地为我准备了酒杯。
  3. 意适春光动,晴曛野色浮:心情舒畅,春天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景色如画。
  4. 一株梅更好,香艳发梢头:尤其那一株梅花开得更加美丽,香气四溢,美不胜收。

译文:
午后我在溪边的小路上闲逛,偶然发现一座隐秘的小房子,它被绿树环绕,显得格外宁静。我敲响了门,询问这是否为某位文人雅士的居所。主人热情地迎接了我,并为我端来了美酒,我们畅谈甚欢。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阳光洒满大地,一切都显得如此清新脱俗。在这片宁静之中,我发现了一株盛开的梅花,它的颜色更加鲜艳,花朵仿佛要飘到我的头顶。

关键词注解:

  • 午步:中午时步行。
  • 溪边路:溪边的小路。
  • 谁家小筑幽:谁家的小屋很幽静。
  • 亭榭:亭台楼阁。
  • 具觥筹:准备了酒具。
  • 意适:心情愉快。
  • 春光动: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到愉悦。
  • 晴曛野色浮:晴朗的天气让田野的色彩变得柔和。
  • 一株梅更好:特别赞赏那一株盛开的梅花。
  • 香艳发梢头:梅花的香气浓郁,花瓣颜色艳丽,如同花苞般娇嫩可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除夕前夕的一次悠闲漫步,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一种宁静而优美的田园生活画面。首句“午步溪边路,谁家小筑幽”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小村落中,感受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赞美。接下来,诗人通过敲门、询问、饮酒等一系列动作,展现了与主人的亲密交流和愉快的氛围,进一步突出了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最后一句“一株梅更好,香艳发梢头”则以梅花作为点睛之笔,不仅凸显了梅花的美丽,也寓意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