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登龙日,分明捉月仙。
精神超物表,才术本天然。
符节多遗爱,玺书行九迁。
岂期归蜀道,乃尔閟重泉。

【注释】

李正之:唐代人,字公垂。

丈提刑:指李正之的职务。

登龙日:唐时谓科举及第之日。

捉月仙:比喻才华出众,有如仙人捉月。

精神超物表:形容精神、思想等超凡脱俗。

才术本天然:天赋才干和技能本来就很自然。

符节多遗爱:用符节授予他恩惠或权力。

玺书行九迁:皇帝下玺书任命他为高官,并多次升迁。

归蜀道:指回到四川成都(当时李正之任成都尹)。

閟(bì)重泉:即“闭”重泉,《山海经》中所说的鬼门关,传说是死者进入地府的路。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李正之的挽词。诗人回忆了与李正之相识相交的情况,赞扬了他超凡脱俗的精神气质,高度评价了他的才华和才能,并表达了对李正之不幸逝世的哀悼之情。

首联“犹记登龙日,分明捉月仙”,回忆了与李正之相识相交的情景。“登龙日”指的是科举考试及第的日子,“捉月仙”则比喻他的才华和能力超凡脱俗。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他的深厚情谊,也表达了他对李正之才华和成就的高度评价。

颔联“精神超物表,才术本天然”,进一步赞美了李正之的才华和才能。“精神超物表”是指其精神境界超越了世俗的束缚,“才术本天然”则强调了他的天赋和技能本来就是如此的自然。这两句诗既肯定了他的才华和能力,也表达了诗人对他超凡脱俗的敬仰之情。

颈联“符节多遗爱,玺书行九迁”,描述了李正之在仕途上的成功经历。“符节”是指古代官员的官职凭证,“玺书”则是皇帝下达的命令或诏书。这两句诗表明,李正之不仅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信任,还多次获得提拔和晋升的机会。这反映了他在官场上的实力和影响力。

尾联“岂期归蜀道,乃尔閟重泉”表达了诗人对李正之不幸逝世的哀悼之情。“归蜀道”指的是他回故乡四川成都的路,而“閟重泉”则是说他死后被葬在地下的阴间。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李正之的怀念和悲痛,也反映了他对生死无常的认识。

全诗通过对李正之生平事迹的回忆和赞誉,展示了他的才华、能力和地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深情厚谊和哀悼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