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晴如雨滴茅檐,近溅横飞远复沾。
风定渐和归几研,日斜微透入书签。
也知坐久须还起,便觉炉深不用添。
麦陇高低应更润,青青整整动纤纤。
诗句释义:
- 雪消 - 描述了冬天的雪开始融化。
- 雪晴如雨滴茅檐,近溅横飞远沾 - 雪晴后的景象,雪花像雨点一样落在屋檐上,近处落下形成涟漪,远处落在地上。
- 风定渐和归几研,日斜微透入书签 - 描述天气转晴,风停之后,阳光逐渐柔和,光线透过书本照在研墨上。
- 也知坐久须还起 - 知道长时间坐下来需要起身活动一下。
- 便觉炉深不用添 - 觉得火炉里的柴已经烧得很足,不需要再添加柴火了。
- 麦陇高低应更润,青青整整动纤纤 - 麦田的田地高低不平,更加湿润;麦苗整齐地生长着,细长而柔软。
译文:
雪开始融化,如同雨滴落在茅檐上。近处的雪花落下形成涟漪,而远处的则沾满了地面。
当天气转晴,风停了之后,阳光渐渐变得柔和,光线透过书籍照射在研墨上。
我知道长时间坐着需要起身活动,因此感到炉中的火足够温暖,不再需要添加柴火。
麦田中田地高低不平的地方变得更加湿润,绿色的麦苗整齐而纤细地生长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景象的转变,从寒冷的雪天到温暖的春天。诗中用了许多生动的描写,如“雪晴如雨滴茅檐”,“风定渐和归几研”,这些句子充满了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场景之中。同时,诗人通过“也知坐久须还起”和“便觉炉深不用添”,表达了对生活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尊重。最后一句“麦陇高低应更润,青青整整动纤纤”,则是对春日生机的赞美,展现了一种生命的勃发与希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是一首很好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