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愈深时地愈高,春寻积李散崇桃。
林庐但觉无尘话,田里那知有载醪。
华发苍颜俱老大,清泉白石更周遭。
常年每厌居城郭,时复从翁敢惮劳。
【注释】
十六日至章泉水:十六日到达章泉。章泉,即今安徽省泾县桃花潭。
山愈深时地愈高:山越来越高,山势越加险峻。
春寻积李散崇桃:春天里去寻觅那些积存的李子和桃树。
林庐但觉无尘话:树林里只感觉没有一点人声。
田里那知有载醪:田野里哪里知道有酿好的酒?
华发苍颜俱老大:已经年老,满头白发,面容苍白。
清泉白石更周遭:清澈的泉水围绕在周围,白色的石头更加显得幽静。
常年每厌居城郭:常年厌恶居住在城市之中。
时复从翁敢惮劳:时常跟随父亲,不敢偷懒。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726年(唐玄宗天宝元年)春游皖南的桃花潭时所写。当时诗人45岁。诗中描绘了桃花潭周围的山水景物,抒发了诗人退隐田园、远离官场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朴实,风格清新,意境悠远而优美。
首联“山愈深时地愈高,春寻积李散崇桃”,描写了桃花潭周边的山川地势,山高水长,春来百花盛开。
颔联“林庐但觉无尘话,田里那知有载醪”则表现了桃花潭四周的幽静。
颈联“华发苍颜俱老大,清泉白石更周遭”,则写出了诗人的感慨与怀旧之情。
尾联“常年每厌居城郭,时复从翁敢惮劳”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