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子遥遥古信州,向来怀玉得贤侯。
江湖烟树开方面,巴峡楼台占上头。
掌握机权因世故,心思隐膜为民忧。
儒家共仰丁宽易,老手官还侍冕旒。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来解答,注意不要偏离题目所要求的角度。
“夔子遥遥古信州”,首句点题,交代自己与丁夔州的相识之由。夔州,今四川奉节一带。古人把西南少数民族称为“西戎”、“蛮夷”。这里指夔州。“遥”字点出夔州远离京城的特点,也暗示了诗人当时的处境——被贬。“遥”还暗含诗人对朝廷的不满。
第二句,写诗人到夔州任职。“怀玉得贤侯”,是说有才德的人能受到君主的重用。“贤侯”即贤明的君王。这句的意思是:我来到这个偏远的夔州,是因为我有才华,得到了贤明君王的任用。“向来”,指从前、以往。“怀玉”是比喻。“得贤侯”是说有才能的人能得到贤明君王的重用。
第三句,描写诗人在夔州的政治生活。“江湖烟树开方面”,意思是说,诗人胸怀远大抱负,志存高远,希望为天下苍生造福,因此毅然来到夔州,治理这片江山。“江湖”代指全国。“烟树”是指山水间云雾缭绕的山峦。“开方面”,是说开创局面。“巴峡楼台占上头”,意思是说夔州的山川形势险要,地势高峻,居高临下,有利于掌握军政大权。“巴峡”,即瞿塘峡,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瞿塘峡口。“楼台”,即楼船,这里指舟船。“占上头”,是说占据有利地位。这句的意思是:在险峻的巴峡中,我能够居高临下地掌理军政大事。
第四句,继续描写诗人在夔州的政治生活。“掌握机权因世故”,意思是说为了适应朝廷的需要,我懂得了怎样运用权谋手段,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世故”,“世事人情”的意思,这里是说朝廷的复杂。“心思隐膜为民忧”,意思是说心怀天下百姓疾苦,关心国家前途命运,为百姓担忧。“民忧”就是“民瘼”,意为百姓疾苦。这句的意思是:我心怀天下百姓疾苦,关心国家前途命运。
第五句,继续描写诗人在夔州的政治生活。“儒家共仰丁宽易”,意思是说儒家学者都敬仰孔子,认为孔子的思想学说博大精深,是圣人之道。“儒者”即儒家学者。“孔丘”,即孔子。“宽易”就是孔子的思想学说,也就是儒家思想。《论语》中有孔子的名言:“宽而栗,严而不温;简而有礼,刚毅而不争。”大意为:宽厚严肃,严厉而不发怒;简约而有礼节,刚强坚毅而不与人争执。这里的“易”就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意思。“老手官还侍冕旒”,意思是说老谋深算的官员还要侍奉天子,辅佐帝王处理朝政大事。“冕旒”,是指帝王戴的冠,古代帝王的冠上垂着五彩的玉串,以象征吉祥。“老手”,即老臣、元勋大臣。“侍冕旒”,意思是说老臣、元勋大臣还要辅佐帝王处理朝政大事。这句的意思是:老谋深算的官员还要侍奉天子,辅佐帝王处理朝政大事。
【赏析】
这是一首寄赠丁夔州并抒发政治理想的七古之作。诗人借咏怀友人,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实现政治抱负的壮志豪情,同时流露出作者对朝廷的失望情绪,以及对国事的忧虑心绪。全诗结构紧凑、层次清晰、语言流畅,意境雄浑开阔。
诗的前四句先点名了诗人与丁夔州的关系以及两人的初次相识,接着写诗人来到夔州后的政治活动。首联两句,诗人直截了当地点出了诗人与丁夔州结识的原因。诗人自言“怀玉得贤侯”,意谓有才德的人得以得到贤能君主的重用,这既表明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又表达了他对朝廷重用的渴望。“向来”二字表明了诗人与丁夔州的结识非一日之功,而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颔联两句,诗人从侧面烘托了自己在夔州的政治活动。颈联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如何施展自己的才智,为朝廷所用。尾联两句,诗人则直接抒写了自己对朝廷的态度及自己的政治理想。
全诗前四句主要写自己如何来到这僻静的偏远之地,如何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最后又如何归结到自己的政治理想上,中间过渡自然,脉络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