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著鹓行却建牙,此身何地不为家。
闽山又作年时梦,吴会分明眼底花。
舒卷壮怀公自笑,往来行李士争夸。
棠阴应有邦人望,笳鼓西风拥帅华。

【注】

暂著鹓行:暂时担任文官。却建牙:停止设置牙门,即不再建立军府了。

闽山:指福建的山脉,因唐玄宗避安史之乱曾到福州三山(今福州市)而称。梦:梦中所见。吴会:指长江下游一带水乡,在今江苏、浙江两省交界处。眼底花:眼中所见的景色如画。舒卷壮怀:形容胸怀舒展。公自笑:自己暗自嘲笑。往来行李:来往于朝廷和地方之间的官员。棠阴:指朝廷大臣。邦人望:百姓所希望的人。笳鼓西风:指辛帅的威武形象。

【译文】

暂作文官,但停止设立军府;此身何处不是家,闽山又是年时梦,吴地景物分明入眼。舒卷壮怀公自笑,来往行李士争夸,棠阴应有邦人望,笳鼓西风拥帅华。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时送别友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以送别之情写对友人的深厚友谊,表达了诗人与辛弃疾共同为国为民而努力的决心,抒发了报国之志。

首联“暂著鸳行却建牙,此身何地不为家。”起笔不凡,气势豪迈。“暂著”二字,表明诗人只是暂时担任官职,并未真正执掌一方军政大权。而“却建牙”,则表示诗人已经决定不再设立军府了。这既是实情流露,又是一种含蓄的表现手法,意蕴深远。“此身何地不为家”一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他并不满足于仅仅作为一个文官,而是立志要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无论身处何方,都心系故土,为国为民而努力奋斗。

颔联“闽山又作年时梦,吴会分明眼底花。”上句描绘了一幅闽山如梦的画面,既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又暗示了他心中有一个远大的抱负。下句则将眼前的景色与心中的景致相比,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既有眼前之景,又有心中之景,意境深远。

颈联“舒卷壮怀公自笑,往来行李士争夸。”这一联则是直接赞美了辛弃疾的才华和气魄。“舒卷壮怀”四字,既形容了诗人胸怀的宽广,又表现了他的豁达胸怀,能够随遇而安。“公自笑”一句,既表现了诗人自信满满的态度,又体现了他对辛弃疾的欣赏和敬佩。

尾联“棠阴应有邦人望,笳鼓西风拥帅华。”最后两句则展望了未来的美好前景。“棠阴应有邦人望”一句,意味着百姓们对辛弃疾寄予厚望。他们期待着辛弃疾能够继续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努力奋斗。“笳鼓西风拥帅华”一句,则表现了辛弃疾威武的形象,他的威武和风采足以让敌人闻风丧胆。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充满了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