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烟埋却面前山,怅望高吟只自看。
既以酒壶相暖热,更因墨帖破荒寒。
谁家篱落梅千点,到处园林竹数竿。
不是故人心事在,也随尘虑失幽欢。
诗句释义与译文:
- 雨烟埋却面前山,怅望高吟只自看
- “雨烟埋却”意味着雨水和烟雾将远处的山峦遮蔽,使得它们显得朦胧不清。“怅望”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景物的遥想或怀念之情。“高吟”可能表示诗人在思考或抒发情感时发出的长叹或咏唱。“只自看”则是指诗人独自对着这些景色进行观察或思考。
- 既以酒壶相暖热,更因墨帖破荒寒
- 这里的“酒壶”可能象征着友情、温暖或慰藉。“相暖热”表明诗人通过饮酒来寻求心灵上的慰藉和温暖,以对抗外界的寒冷或孤独感。“墨帖”指的是书写用的纸张或书法作品,而“破荒寒”暗示了这份作品或行为打破了原有的寂静或冷漠,带来了一些生机或变化。
- 谁家篱落梅千点,到处园林竹数竿
- “篱落”通常指的是简陋或朴素的篱笆。这里可能指的是农家或小院的围栏。“梅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坚韧或美好。“千点”形容梅花繁密地点缀在篱笆上,形成了美丽的画面。“竹数竿”则描绘了竹林的景象,竹子作为文人墨客常吟咏的对象,此处强调了竹林的清雅。
- 不是故人心事在,也随尘虑失幽欢
- “故人”指的是过去的老朋友或旧日的朋友。这里可能意味着诗人与这位故人有着共同的回忆或经历。“心事在”表示诗人仍然怀揣着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尘虑”指的是世俗的烦恼或杂念。“失幽欢”意味着诗人失去了与故人相聚时的宁静和愉悦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首句通过描绘远山被雨水笼罩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氛围,使人不禁联想到诗人对远方的思念。接下来的句子中,“雨烟”和“怅望”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思念之情,而诗人通过“高吟”和“只自看”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独处时的感慨和自我反思。
诗中的“酒壶相暖热”和“墨帖破荒寒”不仅反映了诗人试图用酒精和书写来寻找心理慰藉的行为,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传统友情和文化交流的珍视。而结尾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他尽管努力寻求心灵的平静,但最终还是感到了世俗的纷扰和心灵的空虚。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结合,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无奈和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