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谁不惜光阴,世态消磨鹤发深。
化道喜经蘧瑗岁,遇文应动太公心。
极思吟啸知如旧,且愿丰登得似今。
闻道田园足强健,云山深处好书琴。

【注释】

伯皋丈:对人尊称。丈:古代对人的尊称。

届七十:到了七十岁。

化道喜经蘧瑗岁:佛家认为,修行者在四十年中能修成佛果的话,就是“蘧瑗之年”。蘧瑗是古代的一个贤者。

遇文应动太公心:指遇到好文风(如《老子》一书)会触动太公的心弦(即太公望,名尚,字子牙,周初著名谋士和政治家,曾辅助武王灭商)。

吟啸知:吟啸,指吟咏、长啸。知,了解。

丰登得似今:丰收像今天一样。

云山深处:指山林之中。

书琴:读书写字。

【赏析】

此诗作者为宋代诗人陈棣。全诗抒发的是作者对人生岁月的感叹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联:“老来谁不惜光阴,世态消磨鹤发深。” 这句诗表达出作者在晚年时对时间的珍惜,因为时间已经消磨了他宝贵的青春年华,使他的头发变得又白又长。

颔联:“化道喜经蘧瑗岁,遇文应动太公心。”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佛家思想的理解,他认为在人生的四十年中能够修成佛果的话,就可以称为“蘧瑗之年”。同时,他也认为遇到好的文风会触动太公的心弦,因为他曾经帮助过太公(姜尚)完成大业。

颈联:“极思吟啸知如旧,且愿丰登得似今。”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他曾经在山林中吟咏,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现在他又希望能再次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

尾联:“闻道田园足强健,云山深处好书琴。” 这是整首诗的总结,作者希望他能拥有一个宁静美好的田园生活,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同时他也希望能在山水之间找到一处清幽之地,享受读书和弹琴的乐趣。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