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池馆水溶溶,杏浅梅深柳意浓。
拄杖横皋穿麦垄,倾壶中沚见云峰。
有来好事能同适,尽把闲吟不自供。
莫道涧湖相去远,要惊心赏每难逢。
春风和煦,池边馆中水波荡漾。杏花浅白,梅花深红,岸边柳树绿意盎然。手持拐杖穿过麦田,倾壶倒酒观赏云峰。有人来访与我共赏美景,尽情吟诗却无人欣赏。不要说涧湖相隔遥远,但心驰神往的美景难得一见。
注释:
- 十九日:指初九的后一天,即初十日。
- 耿运干:人名。
- 溶溶:形容水面微波荡漾,泛指水流缓慢。4. 杏浅梅深:杏花淡黄,梅花深红。5. 柳意浓:岸边柳条翠绿浓郁。6. 拄杖横皋:拄着拐杖穿行田野。7. 皋:通“桥”,这里指田间的小道。8. 穿麦垄:指行走在麦田之中。9. 倾壶中沚:把酒倒入水中。中沚,指水中的沙洲。10. 见云峰:看见云雾缭绕的山峰。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古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自然美景,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
首句“春风池馆水溶溶”描绘了春天的池塘景色,春风吹拂着池中的波浪,使它们缓缓荡漾,如同一片绿色的海洋。这里的“溶溶”一词形象地表现了水的流动状态,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杏浅梅深柳意浓”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杏花的颜色浅淡如粉,梅花的颜色深沉如墨,而岸边的柳树则呈现出浓郁的绿色。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
“拄杖横皋穿麦垄,倾壶中沚见云峰”是诗人对春天的进一步描绘。他手持拐杖走在田间小路上,穿越麦田时,可以看到远处的云峰若隐若现。这里的“横皋”、“穿麦垄”、“中沚”等词语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行走的过程,同时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两句“有来好事能同适,尽把闲吟不自供”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景色的喜爱之情。他邀请朋友一起欣赏美景,尽情吟诗却不求回报。这种豁达的心态令人钦佩。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