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到梅花便有诗,园居支径入疏篱。
崔嵬自与人高古,烂熳谁知我笑嬉。
烟湿远荒吟不尽,雨收幽隐醉为宜。
新年陡觉新愁少,坐对南枝更北枝。

初六日民瞻古梅下

眼到梅花便有诗,园居支径入疏篱。

崔嵬自与人高古,烂熳谁知我笑嬉。

烟湿远荒吟不尽,雨收幽隐醉为宜。

新年陡觉新愁少,坐对南枝更北枝。

注释:

  1. 眼到梅花便有诗,园居支径入疏篱。
  • “眼到”:形容看到梅花时,心中立刻产生了诗意。
  • “园居支径”:在园林里,有一条支径直通向疏落的篱笆。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见到梅花时的即兴创作和欣赏之情。
  1. 崔嵬自与人高古,烂熳谁知我笑嬉。
  • “崔嵬”:形容梅花的高大挺拔。
  • “自与人高古”:梅花的高洁和古老之美让人敬仰。
  • “烂熳”:形容梅花开得烂漫,生机勃勃。
  • “谁知我笑嬉”:尽管梅花美丽,却不知道作者是在欣赏和欢笑中赞美它。
  1. 烟湿远荒吟不尽,雨收幽隐醉为宜。
  • “烟湿远荒吟不尽”:烟雨蒙蒙,远处的梅花显得更加凄凉,让人吟诵也难以表达尽意。
  • “雨收幽隐醉为宜”:雨后,梅花更加幽静迷人,让人醉在其中。
  • 这句话描绘了梅花在雨后的美景,以及作者在欣赏时的情感体验。
  1. 新年陡觉新愁少,坐对南枝更北枝。
  • “新年”:指新春时节。
  • “突觉”:突然觉得。
  • “新愁”:新年的新希望和喜悦与内心的忧愁形成了对比。
  • “坐对南枝更北枝”:面对南方的梅花和北方的梅枝,作者感叹自己的处境或心境。
  • 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在新年开始时的心态变化,以及对梅花的深刻感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梅》。诗人以“初六日民瞻古梅下”为题,描述了自己在园中看到古梅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眼到梅花便有诗”“园居支径入疏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抒发。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古典韵味,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