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气粗而硬脊梁,茅斋寂寞未云荒。
自知友道无同异,共仰师门有在亡。
遣世尚能生卜地,安时应许老耕桑。
一琴一剑山枫外,云影吹空白月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及赏析:
一、注释
- 胆气粗而硬脊梁:形容人的气概豪迈,意志坚定。
- 茅斋寂寞未云荒:描述一个简陋的茅草屋中,诗人独自一人,没有其他杂事打扰。
- 自知友道无同异:表明诗人理解友谊的包容性,朋友之间可以不拘泥于相同的意见或做法。
- 共仰师门有在亡:表达对老师的敬仰之情,即使老师已经去世,仍然怀念他的教诲。
- 遣世尚能生卜地:意味着即使在世俗中,诗人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或空间。
- 安时应许老耕桑:表示在安定的环境中,诗人愿意像农夫那样辛勤劳动。
- 一琴一剑山枫外:指的是在山外的枫树林中,一边弹奏古琴一边挥舞着剑。
- 云影吹空白月光: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云影在月光下显得更加幽静迷人。
二、译文
豪情壮志却骨节坚硬,独自居住在简陋的茅舍之中,并不感到荒凉寂寞。我懂得友谊的宽容与和谐,与朋友相处从不固执己见。虽然尊敬老师到他的坟墓,但是老师已不在人世。尽管世间纷扰,我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即便身处于宁静之地,也依然向往农耕生活的艰辛和乐趣。我常常在山外枫树林中,一边弹奏着古琴一边舞动着剑,享受那份宁静。云影映照着明亮的月光,让整个景色更加美丽动人。
三、赏析
此诗展现了王昌龄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和对自然的热爱。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平静与自我实现的生活理念。诗中的“一琴一剑”不仅是对个人生活方式的描述,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独立和自由。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和对人生哲理思考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