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不敢出篱门,且拨深炉暖酒樽。
见说梅花风打尽,冷清清地月黄昏。

### 译文

《正月二十八日峡外见鷰子二首其一》

春寒中,不敢轻易踏出篱笆门。只能拨弄深炉中的火来暖和酒樽。听说梅花在风中凋零,夜晚的月光冷清清地洒落。

《正月二十八日峡外见鷰子二首其二》

听闻梅花已随风凋谢,月色显得格外凄凉。寒冷的夜晚,唯有月亮陪伴着孤独的身影。

注释

《正月二十八日峡外见鷰子二首其一》

  1. 春寒:春天的寒风。
  2. 篱门:指家门前的矮墙或围栏。
  3. 拨深炉:拨开炉中火。
  4. 酒樽:盛酒的器具。
  5. 梅花: 指腊梅,常在冬天开花。
  6. 风打尽:被风吹落、吹散。
  7. 月黄昏:傍晚时分的月亮。
  8. 鷰子:一种鸟名,此处代指燕子。

《正月二十八日峡外见鷰子二首其二》

  1. 燕归:燕子返回巢中。
  2. 青枫学子规:指秋天的景色。
  3. 双飞只爱清江水:形容鸟儿喜爱清澈的江水。
  4. 自喜身轻照舞衣:形容自己轻盈的飞行姿态像跳舞一样美丽。

赏析

《正月二十八日峡外见鷰子二首其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冬日里无法出门,只能在家内感受生活的苦闷和寂寞。诗中的"春寒不敢出篱门"表现了诗人对寒冷环境的畏惧和无奈;而"且拨深炉暖酒樽"则表达了诗人在恶劣天气下寻找温暖的行为。最后"见说梅花风打尽,冷清清地月黄昏"以景结情,将读者的情感引向更深一层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正月二十八日峡外见鷰子二首其二》

此诗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之间微妙关系的观察。"不宿青枫学子规"意味着小鸟并不选择高大的树木栖息,可能因为高处不易觅食;"不穿绿柳伴莺啼"则描绘了小鸟避开繁茂的树枝,选择较为简单的生活方式。"双飞只爱清江水"则展现了诗人观察到的小燕子更喜欢清澈的江河,而不是繁华的城市。最后的"自喜身轻照舞衣"则进一步突出了这种独立而自由的生活态度。整体上,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命的珍视。

小结

这两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还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是宋代诗歌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