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阁新晴见海棠,试将杯酒问春光。
主宾可是风流杀,一片红云过夕阳。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和把握诗句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要求。此题要求“赏析”,赏析诗句的含意、手法等。答题时结合注释和关键字词,从思想内容和语言艺术的角度分析即可,注意语言精炼,点到为止。
“池阁新晴见海棠,试将杯酒问春光。”这两句写诗人在晴朗的新晴之日,看到盛开的海棠花,于是举起酒杯询问着春天的美好。这里,“见”字用得很准确,既写出了诗人看到海棠花时的惊喜之情,也写出了诗人见到美景后的愉悦心情。“试”字则写出了诗人对美好春天的渴望。“问春光”一句,既写出了诗人看到海棠花时的惊喜之情,也写出了诗人见到美景后的愉悦心情。
“主宾可是风流杀,一片红云过夕阳。”(《饮赵池咏海棠》)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客人是不是也像海棠一样美丽?只见一片红色的云彩飘过落日余晖。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主人与客人都是风姿出众的人,那片红色如同晚霞一般绚烂。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主人与客人都是风姿出众的人,那片红色如同晚霞一般绚烂。诗人把海棠比作美人,把客人比作佳客,把海棠花比作晚霞,形象地描绘出了海棠花开的美丽景色和主人与客人的高雅风采,使整首诗歌更加生动传神,充满生活气息。
【答案】
译文:
池塘边的亭阁刚刚放晴,便见到盛开的海棠,我举起酒杯问道:“春色如何?”
客人是不是也像海棠一样美丽?只见一片红色的云彩飘过落日余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赵池(今河北定州境内)时所作咏物诗。赵池位于河北省定州市西南约15公里。据《水经注》记载,赵池“北通于济,南达于河”。赵池之水即漳水。赵池附近有一座赵村,因此赵池亦称赵村泊。唐代李肇《国史补》卷上记载说:“赵村泊,一名赵村驿,盖唐时置驿于此。”由此可见,唐代人已将赵村泊称为赵村驿了。又据《太平寰宇记》卷一○九引《十道志》载:“赵村驿,在定州西南十五里。按唐大中三年(公元849年)置赵村驿。按《太平寰宇记》所载,宋元丰元年(1076年),赵村驿改为镇州路赵村镇,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升为镇州路赵村镇,明洪武六年(1373年)复为赵村镇。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升为赵村县。民国初,赵村镇改称为赵村村。故知赵村驿在唐、宋、金、元、明、清各代名称不同。赵村驿因地处交通要冲,往来频繁而成为历代文人游赏吟咏之地。
首联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站在池阁之中,看见海棠盛开,不禁举杯相问。“见”字用得很好,它既写出了诗人看到海棠花时的惊喜之情,也写出了诗人见到美景后的愉悦心情。“试”字则写出了诗人对美好春天的渴望。
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海棠和落日联系起来。“主宾可是风流杀”,这里的“风流杀”形容的是主人与客人都是风姿出众的人。这句诗以夸张的手法赞美了他们如海棠般美丽的外表,同时也表现出他们优雅的气质。“一片红云过夕阳”中的“红云”指的是海棠花盛开时的景象,而“夕阳”则指太阳将要落下的时候。这句诗以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整首诗歌的总结。诗人将海棠、落日和晚霞联系在一起,形象地描绘出了海棠花开的美丽景色和主人与客人的高雅风采。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赞美了主人与客人的优雅气质和美好的生活态度。同时,它也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