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讯春山绿萼梅,今年还有几枝开。
主人曳履花香底,谁是渔樵可往来。

这首诗描绘了次公山上绿萼梅的生机勃勃,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注释:

  • 次公山:位于江西九江市彭泽县境内,因唐代李白曾作《送友人》诗中有“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之句,后人遂以“次公山”指代此山。
  • 绿萼梅:一种植物名,其花形似梅花,但花色为绿色,有香气。
  • 主人曳履花香底:意指山中的主人身着古装,悠然自得地行走在花香弥漫的小路上。
  • 渔樵:古代对捕鱼和砍柴的人的泛称,这里用以形容山中人的生活状态。

赏析:
首句“问讯春山绿萼梅”,以“问讯”起兴,询问春山中的绿萼梅是否还开放着。这里的“绿萼梅”指的是一种具有独特香气的植物,它的花朵形状似梅花却又带有绿色的叶子,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绿萼梅”。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喜爱,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期待和好奇。

次句“今年还有几枝开”,则转入现实,表达了他对绿萼梅是否还在开放的疑问。这里的“开”字,既指花朵绽放,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诗人似乎在感慨岁月的变迁和生命的短暂。

第三句“主人曳履花香底”,通过描绘主人悠闲自得的状态,进一步烘托出绿萼梅带给人们的愉悦和宁静。这里的“曳履”是一种古代的装束方式,意指穿着古装的人在花间行走,给人一种时光倒流、与世无争的感觉。而“花香底”则强调了花香的存在,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和美好。

尾句“谁是渔樵可往来”,则是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他提出疑问,在这山中,是否有人像渔夫樵夫一样能够自在地来去,不受到外界的干扰。这既是对山中生活状态的赞美,也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绿萼梅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让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