萼绿花仙作尔梅,肯随尘态向人开。
是中只可添风月,兴熟遥知得句来。
【注释】次公山:在浙江天台县西北。绿萼梅:一种梅花。萼,花的萼部,即苞。绿萼,绿色的花萼。作尔梅:你种梅花了么?尔:你。肯随尘态向人开;不愿随着世俗的风气,去向人们炫耀自己的美丽。肯,愿意。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梅花自比,以风月比梅花,以兴会自赏。全诗意境高远清雅,不落俗套。
次公山中,有绿萼梅。萼,花的萼部,即苞。绿萼,绿色的花萼。“绿萼”二字,既点题,又烘托出梅花的色彩和姿态。“仙”字,用得极妙,把梅花的高雅、纯洁之性写得活灵活现。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跃然纸上。“作尔梅”,是说它已开,而并非有意去“开”。一个“肯”字,表现出梅花不随风俗、不媚时世的品格。“肯随尘态向人开”,与前两句相衔接,进一步写梅花的高洁、超脱。梅花不随风雪开放,不随世俗争艳斗丽,所以“肯随尘态向人开”。“尘态”指世俗的风气。“人开”与“风月”相对照,写出梅花不为人知、不为人所欣赏的特点。
次句写梅花不肯随俗与人争艳斗丽的特点。梅花虽为花中极品,但并不孤芳自赏,不求人来观赏它那洁白如玉的花瓣,而是静静地开放,不为人知地绽放。这两句诗,从正面描写梅花的高贵品质。第三句承上而来。“只许添风月”,意思是说只有清风明月可以与之相得益彰。“添”字,表明梅花与风月的关系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它要借风月来衬托自己。梅花之所以能成为花中之王,就在于它有超凡脱俗的气质。“只”是副词,表示限制。梅花不追求与世人交往,只愿独自与风月为伴,表现了梅花的超逸和独立不群的性格。
末句由梅花写到诗人自己,写自己因有梅花陪伴而感到兴致盎然。“兴熟遥知得句来”,“兴”是兴致,“得句”即得佳句,“兴”与“得句”都暗含着“作诗”的意思。诗人在与梅花相伴时,兴致勃勃,不知不觉中就写出了优美的诗句。这两句既是对梅花的赞扬,也是对自身的褒奖。诗人通过咏梅表达了自己傲视权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