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陆规模远,龚黄政事多。
剖符欣委寄,视篆欲如何。
秋入江湖道,寒生淮泗波。
提封新保障,对境旧山河。
吏蠹应铨择,民穷藉抚摩。
蕃宣归俎豆,盟好戢干戈。
才大知谁识,诗成想自哦。
风云尝负剑,雨露忆鸣珂。
缓带从簪履,凝香接绮罗。
雅怀今郑谷,壮略古廉颇。
诗句释义
1. 羊陆规模远,龚黄政事多。
- 解释:羊陆指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羊舌虎和鲁国大夫季孙行(字子尾)。龚黄则指汉朝的龚胜和黄霸。这里可能用来形容郑盱眙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政绩。
- 注释:羊陆、龚黄都是指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羊陆以德行著称,龚黄则以政绩闻名。《左传》中羊舌虎和季孙行的故事,以及龚胜和黄霸的历史事迹,都与治理国家有重要关联。
- 赏析:通过提及历史上的著名政治家,强调了郑盱眙在政治方面的成就和影响。
2. 剖符欣委寄,视篆欲如何。
- 解释:剖符是古代授予封地或官职时所持的凭证,表示正式受命;视篆则是审视文书的意思。这里表达了对郑盱眙新任命的期待和忧虑。
- 注释:剖符和视篆都是古代授官时的仪式,表明了正式接受任命。这里的“欣”和“欲如何”表达了郑盱眙在接受重任后的复杂心情。
- 赏析: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郑盱眙即将承担的新责任既感到兴奋也略感担忧的情绪。
3. 秋入江湖道,寒生淮泗波。
- 解释:描述了秋天时节,江水和湖泊被寒冷的气候影响的景象。
- 注释:这里描绘了季节变化给自然景观带来的影响,秋季的江水和湖泊在寒冷的天气中显得更加清冷。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传达出一种季节更迭带来的情感体验。
4. 提封新保障,对境旧山河。
- 解释:提封是土地边界的划分,新保障则意味着新的安全或稳定。对境则是指面对的国家或地区。这里可能指郑盱眙的新职务带来了新的政治稳定和安全保障。
- 注释:提封和对境都是描述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新保障则暗示着政治上的安定与和平。
- 赏析:通过提到新的保障和新的安全形势,强调了郑盱眙在新岗位上的职责和重要性。
5. 吏蠹应铨择,民穷藉抚摩。
- 解释:吏蠹指的是腐败的官吏,铨择则是选拔官员的过程。民穷则是形容人民贫困的状态,抚摩则是安抚、照顾百姓。这里表达了对官员选拔和百姓生活状况的关注。
- 注释:吏蠹、铨择、民穷、抚摩都是描述不同社会问题的词汇,铨择涉及官员选任过程,而民穷则涉及到民生问题。
- 赏析:通过指出存在的问题,反映出对社会现状的关切和批评。
6. 蕃宣归俎豆,盟好戢干戈。
- 解释:蕃宣是指蕃国的宣教,俎豆是古代祭祀时使用的礼器,这里可能指文化交流或外交活动。盟好则是结盟友好,戢干戈则指收起武器,避免战争。这里表达了和平共处的愿望。
- 注释:蕃宣、俎豆、盟好都是与外交和文化有关的词汇,戢干戈则是停止战争的意思。
- 赏析:这两句诗展现了作者希望消除冲突、追求和平的美好愿望。
译文
送郑盱眙
远看羊陆的规模宏伟,龚黄的政绩辉煌。
剖符欣喜于委以重任,审视文书不知该如何处理。
秋日入江入湖之境,寒风吹过淮泗之波。
新保土新保障安全,面对旧国山河依旧。
吏蠹应选择良才,民众困窘需扶持。
蕃宣归于礼仪之中,盟好停战刀剑不发。
才大谁人能识其真,诗成自当吟咏其中。
风云曾负剑而行,雨露怀念鸣珂声。
缓带从簪履中走出,凝香接绮罗衣裳。
如今雅怀归于郑谷,壮举古廉颇亦难比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通过对郑盱眙的赞美和对其未来的期望,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同时,诗中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如吏蠹和民生困难,以及对和平共处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有优美的艺术表达,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