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都镇东南,衣冠萃轩盖。
文书漫穰穰,人物当蔼蔼。
痴或不知止,隘即莫可奈。
江山何清空,天地本正大。
四更霜气重,肃若起深籁。
乃信埃𡏖中,此景终不害。
这首诗由四部分组成,每部分都有其独特的意象和含义。下面是逐句的注释:
- 夜霜窗户肃然严冷
- “夜霜”:夜晚的露水凝结形成的霜。
- “窗户”:指室内的窗户。
- “肃然”:形容霜冷得严肃、庄重。
- “严冷”:形容霜很冷。
- 行都镇东南,衣冠萃轩盖
- “行都”:通常指的是首都或政治中心。
- “镇东南”:镇守东南方向的地方。
- “衣冠”:指官员和士人的服装。
- “萃轩盖”:聚集在华丽的建筑里。
- 文书漫穰穰,人物当蔼蔼
- “文书”:这里可能是指公文、报告等文件。
- “穰穰”:形容众多、杂乱。
- “人物”:指人们、官员等。
- “蔼蔼”:形容人们和顺、和蔼的样子。
- 痴或不知止,隘即莫可奈
- “痴”:这里可能是指固执、不知变通。
- “不知止”:不知道停止,形容固执到极点。
- “隘”:狭窄、狭隘。
- “莫可奈”:形容无法应对、无可奈何。
- 江山何清空,天地本正大
- “江山”:指国家的地理环境。
- “清空”:形容空旷、辽阔。
- “天地本正大”:强调天地本来宽广无垠。
- 四更霜气重,肃若起深籁
- “四更”:古代将一昼夜分为五更,第四更通常指深夜时分。
- “霜气重”:形容霜很重,天气很冷。
- “肃”:严肃、庄重的意思。
- “起深籁”:形容声音深沉而有力,如同自然的声音。
- 乃信埃𡏖中,此景终不害
- “埃𡏖”:尘埃、污垢。
- “终不害”:最终不会受到影响。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和壮丽。诗中通过描写霜冷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人物、事物的描述,反映了社会的繁华与喧嚣。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寒夜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社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