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僧项黄槁,兀兀度朝昏。
摩指因睡眼,苦寒常闭门。
炉熏柏子香,客来忘所言。
试与之饮酒,亦尽一瓦盆。

【注释】

1.同景瑜诸人饮于横碧:在横碧亭与景瑜等人饮酒。

2.残僧:指僧人。

3.兀兀:呆滞的样子。

4.摩:用手触摸。

5.苦寒:天气寒冷,这里指心情忧郁。

6.闭门:关门。

7.柏子香:柏木的香味,这里指柏木熏炉里发出的香味。

8.试:试着,尝试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友人宴席上即兴之作。诗人在朋友家中畅饮,兴致盎然,酒酣耳热之余,写下了这首诗。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写诗人与友人们饮酒、赏景、聊天的情景,表现了诗人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首句“同景瑜诸人饮于横碧”,交代了诗人与景瑜等人饮酒的地方——横碧亭。横碧亭位于苏州市西南隅的山塘街南端,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小亭子,因四周绿树成荫而得名。诗人在这里与友人欢聚一堂,共度良辰美景,心情十分舒畅。颔联“残僧项黄槁,兀兀度朝昏”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僧人形象。他身体瘦弱,神情恍惚,独自度过漫长的一天。这句诗通过描写僧人的形象,烘托出宴席上的氛围。颈联“摩指因睡眼,苦寒常闭门”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饮酒时的状态。诗人因为醉酒而眼睛模糊,常常闭着眼睛喝酒。由于天气寒冷,他只好关闭窗户,以免冷风侵入屋内。尾联“炉熏柏子香,客来忘所言”则是对前面诗句的回应。诗人在友人的陪伴下,尽情享受着美酒佳肴,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竟然忘记了自己要说的话。尾联“试与之饮酒,亦尽一瓦盆”则进一步印证了诗人在宴会上的豪爽性格。诗人与友人一起畅饮美酒,不知不觉中已经喝掉了一整瓦盆的酒。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畅饮时的欢快气氛和豁达心境。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