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筒南山来,缄题手亲揭。
三年蓼莪废,楚怆不堪说。
向来志显扬,岂不愿华烨。
自量分予薄,敛退畏官热。
所冀短日延,得奉兰羞洁。
物聚斯有散,中岂长盍盍。
吾翁烛此理,至言不苟发。
谓宜发老更,前后祝哽噎。
洞天俄趣还,玉锁一笑掣。
百年会归尽,九原疑可作。
伤心北冈松,长挂东岭月。
遥闻朱炜末,省扫俎豆列。
我独滞三峨,转烛半年别。
一生未禅悦,静虑已朝彻。
眷此顾复恩,追远倍悽切。
阿兄抱渊静,诸阮更姱节。
无忘溪翁铭,念念攸好德。
灵源浚演迤,可使中遏绝。
我虽懦不武,愤世能激烈。
庶无忝所生,愿赋濂溪拙。
叔逢尊兄同二犹子季夏奉先翁南山先生初忌祠事宿安固山房长侄赋诗和章盈握余时客峨下莫与省扫东望悲哽入秋乃能赓载随韵写情不敢自以为诗也
注释:叔逢:我的叔父。尊兄:尊敬的兄长。二犹子:两个侄子。季夏:我的侄子之一。奉先翁:侍奉祖父或父亲。南山先生:我的祖父或父亲的别号。初忌祠:开始祭祀祖先的日子。宿:住宿。长侄:长子。和章:赞美诗词。盈握:满手。余时客:我此时客居。峨下:峨眉山下。莫与:不与,不去。省扫:打扫。东望:向东眺望。悲哽:悲伤哽咽。入秋:到秋天。赓载:继续创作。随韵:根据韵律写作。写情:抒发感情。不敢:不能够。自以为:自认为。也:语气词,无实际意义。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在蜀中时为纪念自己祖父的忌日所写的一首七律。全诗表现了作者对祖父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思考。
一、二句写自己与叔父及侄子们在山房中宿夜的情景,表现了他们对祖父母的敬爱之情。
三至六句回忆祖父生前的光辉事迹,表达了对祖父深深的怀念之情。
七八句表达了自己对祖父去世后的悲痛心情。
九至十四句抒发了自己对未来人生的思考。
十五至二十句表达了自己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