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天地宽,山水多回礴。
一山复一水,又尔为聚落。
聚落成城郭,贵贱分忧乐。
岂不知其然,何苦生厌薄。
春日杂兴
茫茫天地宽,山水多回礴。
一山复一水,又尔为聚落。
聚落成城郭,贵贱分忧乐。
岂不知其然,何苦生厌薄。
【注释】
- 茫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 回礴:回旋、聚集。
- 一山复一水:形容山水之间相互映衬,如一山复有一水。
- 聚落:村落、城镇。
- 城郭:城墙、城市。
- 贵贱分忧乐:指社会地位高低决定了人们所承受的忧虑和快乐。
- 厌薄:厌烦、轻视。
【译文】
广阔的天地多么宽广,山水间回环曲折。
一座座山峰又一条条流水,构成了人间的家园。
人们聚居成城郭,社会等级划分忧乐。
难道真的这样吗?为何还要如此厌恶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抒发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首句“茫茫天地宽”展现了宇宙的辽阔与无垠,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无限遐想。接着,作者以“一山复一水,又尔为聚落”描绘了大自然中山川河流与人的关系,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诗篇转向人类社会,指出“聚落成城郭”,说明人类是社会的产物。然而,社会的等级差异导致了人们的“贵贱分忧乐”,不同的社会地位带来了不同的生活感受。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封建社会中等级制度的批判,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平等、公平的社会理想的向往。
最后一句“岂不知其然,何苦生厌薄”,则是诗人对现实的一种深刻反思。他认识到社会的等级制度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们不应该因此而心生厌恶和不满。诗人鼓励人们在面对不公时保持清醒,不应被表面的繁华所迷惑,而是要有一颗包容心,去理解和接纳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社会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平等、公平社会的向往。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在面对社会现象时,要有一颗平和的心态,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是深入思考背后的实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