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老多惰民,其书不如此。
儒者读儒书,饮酒食肉耳。
古人之糟粕,不过一片纸。
不读亦自佳,徒以资口耳。
【注释】
佛老:指佛教与道教的僧侣。惰民:指懒散不劳动的人。糟粕:比喻无用的东西。自佳:自然很好。口耳:口头传说,即流传下来的只言片语、典故等。
【赏析】
这是一首讽喻诗。作者以“杂兴”起句,点出题旨。接着三句用反诘的手法指出佛老之书多是废话。四句写儒生们只会读书喝酒吃肉,对佛老之说并不真正理解,只不过是口头上的议论,实际上并无益处,徒然增加口舌之劳。
全诗讽刺辛辣,意在言外。诗人以佛家和道家为对象,借其“懒惰”、“浮华”的形象特点,揭示其学说内容的空虚,以及儒家学者对这些虚无缥缈之谈的盲目崇拜。语言平易流畅,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