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作狂无所止,花片摇空当未已。
谛视深寻孰与比,梅叶梨梢孕青子。
春红正复可怜尔,三分前尘一分水。
相将柔桑著筐篚,寒食北邙泣新鬼。
繁阴匝地人醉起,哀江南兮临结绮。
底用留情来赋此,夏衣飘飘欲轻体。
【注释】
1.次韵昌甫斯远落花行:即《春日偶成》一诗。次韵是和他人的诗歌,即在别人的原诗基础上再写一首诗,以相酬答。斯远为昌甫的别号。2.风力作狂无所止:狂风刮得猛烈,好像没有止境。作,发;狂,猛烈。3.当未已:还没有停歇的意思。4.谛视深寻孰与比:仔细地观察深思谁与它相比。谛视,仔细观察。5.梅叶梨梢孕青子:梅树叶和梨树枝条上孕育着青色的果实。孕,孕育。6.三分前尘一分水:三分之一是前世的痕迹,三分之一是流水。7.柔桑著筐篚:用柔韧的桑树枝条编成筐子。8.寒食北邙泣新鬼:寒食节(农历清明节前一天)时,有在墓地扫墓的习俗,人们会哭泣纪念先人。北邙,指洛阳以北的邙山。9.繁阴匝地人醉起:浓密的树荫覆盖了大地,人们因为酒醉而从地上起来。匝,环绕、覆盖。10.哀江南兮临结绮:悲哀地想到江南(这里暗指杭州),就像面对华丽的建筑(结绮阁)。哀,悲哀,怜惜。11.夏衣飘然欲轻体:夏天的衣服轻薄得像要随风飞去一样。12.底用留情来赋此:为什么要在这里赋诗呢?底,何,为什么。13.夏衣飘飘欲轻体:夏天的衣服轻薄得像要随风飞去一样。14.夏衣飘飘欲轻体:夏天的衣服轻薄得像要随风飞去一样。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和宋之问的七绝。诗人对春天的落花进行了深刻的描写和热烈的歌颂,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自己的豁达胸襟和高洁情操。
首句“次韵昌甫斯远落花行”,说明这是一首和宋之问的诗歌。次韵,即在别人的原诗基础上再写一首诗,以示回赠。昌甫,宋之问的别名。斯远,即宋之问的别称。
第二句“风力作狂无所止”,描绘出狂风肆虐的景象,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气势。
第三句“花片摇空当未已”,进一步描绘出落花纷飞的情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第四句“谛视深寻孰与比”,诗人开始仔细地观察思考,寻找与之相比的对象。这句话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也显示出他的聪明才智和敏锐眼光。
第五句“梅叶梨梢孕青子”,描绘出梅树和梨树上挂满了青色的果实的景象,给人带来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第六句“春红正复可怜尔”,诗人将春天的美好景色与花朵相比拟,赞美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美丽。同时,这句话还暗示了诗人对逝去的时光的怀念之情。
第七句“三分前尘一分水”,诗人将春天的美好景色与前生的记忆相比拟,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第八句“相将柔桑著筐篚”,描述了人们在春天里采摘桑叶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
第九句“寒食北邙泣新鬼”,描绘了在寒食节扫墓的人们悲痛的心情,让人感受到了他们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第十句“繁阴匝地人醉起”,描绘了在春天里,人们因为饮酒过度而从地上爬起来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
第十一句“哀江南兮临结绮”,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第十二句“夏衣飘然欲轻体”,描绘了夏天的衣物轻薄如纸的场景,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第十三句“夏衣飘飘欲轻体”,再次强调了夏天衣物轻薄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第十四句“底用留情来赋此,夏衣飘飘欲轻体”表明诗人不需要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因为自然景色本身就足以打动人心。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超脱物外的态度,又展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