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坐本缘习懒,苦吟终是乾忙。
老去宜抛笔砚,兴阑徒近杯觞。

【注释】

兀坐:端坐。兀,通“恪”,端正的样子。本缘:本来的原因。习懒:因长期闲居而懒散。乾忙:指忙于写诗。老去:年纪大了。宜:适合。抛:放下。兴阑:兴致衰减。徒:徒然,白白地。近:靠近。杯觞:酒器。

【赏析】

《次韵景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西元一〇八二年),时年四十七岁。当时诗人在黄州任团练副使。此诗是作者与友人景瑜唱和之作,以抒写诗人对人生的看法及自己的处境。诗中流露出一种旷达、洒脱的胸襟,表现出他超脱尘世的意趣。

首句起笔不凡,用两个“兀”字写出了诗人长时间端坐无事,无所事事,无所作为,因而显得懒散无绪。这种心态正是诗人长期闲居的结果。第二句进一步写诗人苦吟写作的烦恼,因为写得太久太累了,所以感到干巴巴,没有意思。这两句看似矛盾,实则互为因果,相互映衬,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第三句转折到老来应该放下笔墨,不要过分沉溺于文墨之中了;第四句又回到了饮酒的话题,但这一次却是说酒喝得有些过头了,已经喝得有些醉意了。这两句虽然看似平淡,但实际上蕴含着深沉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应该适时地放下手中的事,好好享受生活的乐趣,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名利。第五、六句则是进一步强调这个观点。诗人认为人生短暂,不应该过分执着于功名利禄,而应该及时行乐,享受当下的生活。这种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正是这首诗所要传达的主题。

这首诗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通过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诗中的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同时,诗人还善于借助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如“老去宜抛笔砚”一句中的“宜”字,既表现了诗人对老来放下手中的事的感慨,也暗示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再如“兴阑徒近杯觞”一句中的“兴阑”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心情低落的状态,也暗示了他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